丹桂飘香,秋风徐徐。10月26日上午,云和县学前教育刘蓉名师工作室、永康市学前教育李宁蓉名师工作室相聚在永康市大司巷幼儿园,共话共研,开展工作室互动交流活动。这次的交流活动分三部分内容:一是参观幼儿园,二是教学展示,三是专题讲座。两个工作室18名成员参加活动,活动也吸引了大司巷幼儿园的部分教师前来聆听。
永康市大司巷幼儿园创建于1962年,是省一级幼儿园。古朴、典雅的幼儿园环境,铺面而来的“美育”课程气息,让学员们深受感染,赞不绝口。
上午的研修活动聚焦幼儿园语言核心经验的落实和达成,来自两个工作室的老师分别展示教学活动。首先,永康的沈路遥老师展示大班语言活动《爸爸去哪儿了》。沈老师充分利用绘本,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讲述。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课堂氛围愉悦,在“找爸爸”的过程中逐渐习得描述“爸爸”的特征。最后,孩子们还迁移、运用所学经验,描述自己爸爸的特征。接着云和的吴露雯老师执教大班语言活动《绕口令:上楼下楼》。该活动内容选题新颖,幼儿兴趣浓厚,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活动氛围宽松、愉悦,在吴露雯老师巧妙的回应和引导下,孩子们充分感受绕口令的特点,学会了有趣的绕口令。 两个活动后,工作室的成员们集中在一起,就两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核心经验的落实和达成,进行了互动与交流。执教的两位老师阐述了设计意图、目标等,听课的学员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两位导师做了重点指导:李宁蓉老师对两个活动进行了点评,她肯定了两位老师执教过程中的亮点,对语言活动提出了聚焦核心经验,扎实学习过程的要求;刘蓉老师则从绘本着手,和学员们分享了她对绘本的理解和看法,她认为教师一定要读懂、读透绘本,梳理绘本脉络为教学所用。

下午,刘蓉老师为学员们做了《游戏活动中幼儿行为的观察与评价》的专题讲座。刘老师指出,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必备的基本能力,教师需科学、全面的观察游戏中的幼儿,做出判断和分析,以获取新的课程信息,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她还鼓励学员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处处是教育”。
活动中,两位导师还交流了工作室管理的经验,探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
本次活动打破城际距离,建立了两地工作室之间的友谊,同时也扩大的名师工作室的资源,为促进两地教师共同成长作出了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