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双减”增实效 作业改革促提升—三门县组织“基于作业改革的教学改进行动”培训

作者: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21-10-31 点击数:

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推进作业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10月26至27日,由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小学数学“基于作业改革的教学改进行动”16学时培训暨教共体活动在三门县海游街道中心小学举行。除全县近百名小学数学老师外,学校还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教研员章日兴老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临海小学副校长朱希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精彩课堂

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教研员章日兴老师执教《植树问题》。课堂上章特引领学生经历“审题——画图验证——列出算式——得出结论——灵活应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3种情况的数量关系,领悟到审题的重要性以及解决疑难问题时画图策略的运用,渗透了数形结合、建模、一一对应和化归等数学思想。

王盛老师执教的《沏茶问题》,通过解决沏茶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策略,感悟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优化。首先从谈话导入,通过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多种方案,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从“合理”“省时”的思考角度寻求出最优方案,教学时借助时间尺有效地突破了难点。接着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理解合理安排时间在生活中的意义。最后利用著名数学家使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巨大价值。

叶珈荧老师执教的《搭配问题》以数学城堡情景链为背景,将知识点串联起来,首先研究城堡大门的密码问题,借助摆3张数字卡片摆两位数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感知搭配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接着把三个数换成了0、1、2,让孩子们感受到并不是所有的三个数都能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数,还有特殊情况存在。然后是涂色游戏,使孩子们体会到不但在组数时要有序思考,颜色中也藏着搭配问题。因为在前两部分都是两位数,所以在最后一环节设计了三个数组成三位数的,将固定法和交换位置法相结合。

邵丽霞老师执教的《乘加乘减》看似一堂简单的课,只要孩子们掌握他们的含义(比几个几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但它是连接简单问题和较复杂数学问题的桥梁,特别是乘减需要合理的空间想象能力,更需要借助学习材料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深入理解其中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时从主题图出发,引发孩子们列出相关的加法和乘加算式,再进行质疑比较,发现乘加乘减比较简便,再进行看图练习比较,接着动手用小圆片摆出相关的算式,让孩子们深入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

专家点评

朱希萍老师点评:王盛老师执教的《沏茶问题》是一节精致的好课,如导入用“一边……一边……”的思想学习,课的过程招待客人用小视频调动学习积极性,用摆、比较、时间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省时”,练习体现了结构性,让学生感知沏茶问题中科学性是优化的前提,27分钟、30分钟、33分钟在材料的变化过程中突破难点。同时朱特针对本节课最后一个练习学生的反馈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在新知教学环节可以把学生的作品一一呈现的方式改为整体呈现,引导孩子们讨论、交流,明确科学是优化的前提,理解“同时”的意思,那么解决最后一个烧水问题就水到渠成了。

章日兴老师点评:《搭配问题》一课,章特对年轻教师叶珈荧老师的课堂表现进行了充分地肯定,紧接着针对本节课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1、两位数中学生出现的重复、遗漏两种错误现象,要后续跟进;2、摆与学习任务不匹配,但可以用摆来验证写的是否准确;3、课应指向方法和思考,反馈时“以组推进”,采用连线、划线的方式;法统称定位法,颜色搭配和数搭配的内在联系等。《乘加乘减》一课,邵老师带着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究数学知识,通过圈一圈、写一写、说一说,引导学生用乘加乘减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渗透象形图意识。建议在练习环节增加乘加乘减的计算题。

专家讲座

26日上午,台州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少非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基于作业改革的教学改革》的精彩讲座。

王教授分别从有效教学的“铁律”、教学低效的根源、作业设计的改进三个方面展开,明确了作业改革的方向。王教授指出有效教学铁律,即基于最近发展区,把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学是教师帮助学生达成目标的过程。随后分析教学低效的根源,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目标两个方面进行剖析,提出作业如何支持教学的举措。最后,着重就如何改进作业支持教学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王教授从作业设计的改进、作业批改的改进、统计分析的改进三方面阐述了作业改进的具体做法,特别指出作业设计的改进可以从五方面入手,作业设计可以前置,设计作业时可以基于目标、基于学生常见错误、基于情景转换、基于学生差异等方面进行作业设计。

王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在“双减”大背景下,对如何进行作业改革、教学改革有了更清晰深刻的理解。

26日下午,由临海市临海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朱希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准命题-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研究》的精彩讲座。

朱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利用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小学数学练习课应如何进行设计。明确设计练习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找准练习起点,把握练习目的。可以通过完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理清练习的层次性。练习可以分4个层次:操作性记忆水平、概念性记忆水平、说明性理解水平、探究性理解水平。第三,明确好题的标准。好题是有信度的、有意图的、有空间的、有分寸的、有情趣的。第四,明确练习创设的途径与形式。读懂教材,用好用足习题;读懂学生,选好编好习题;教学时可以设计解题策略选择性强的练习、内涵丰满的题组等等。朱特指出“知识”要从“会”变成“熟”,最后变成“活”,问题要从“厚”变成“薄”,最后变成“少”。讲座容量大,实用性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老师们设计练习指明方向。

27日下午,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教研员章日兴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基于作业设计的教学改进与策略研究》的精彩讲座。

章老师从“什么是作业”这一话题引入,从作业的分类、作业设计的原则、作业设计的策略四个方面展开,结合大量的学生习题案例,强调在数学练习中“审题”的重要性。章老师提出在作业设计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按照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设计;第二,按照教学内容进行作业设计;第三,基于教学评价反思作业设计应该考虑的问题;第四,基于学情进行作业的“二次设计”。让我们知道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提高教学质量。

章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如何进行作业设计、改进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引发在座老师的深刻思考。

在静静地聆听中,在热烈地探讨中,此次教研活动圆满结束。与会老师们表示会后将进一步反思,努力推进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感谢执教老师的辛勤努力和付出,感谢专家的专业点评,更感谢发展中心对此次培训活动的精心安排。相信,在全体小学数学教师的努力下,我县的教研之花一定会争相斗艳,绚丽多彩。

三门县教师发展中心

2021年10月31日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