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之旅——记诸暨市幼儿园“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专题研修
作者:应乃金 时间:2021-12-07 点击数:
美育之旅——记诸暨市幼儿园“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专题研修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着重提出了要“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
由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主办,中国教师研修网承办的“2021下半年诸暨市幼儿园’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专题研修班于11月20日、11月27日和12月4日分别开展,全市700余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11月20日,本次培训的第一场讲座——《儿童画欣赏与评价》开讲。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优秀美术教师沈永政老师通过对儿童绘画作品的分析解密,从理论与实践层面阐述了什么是儿童画,儿童画的特征是什么以及我们应如何评价一幅儿童画。走进孩子,共同倾听画中的秘密。聆听了沈老师的讲座,让我们对幼儿美术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20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胡建君老师带来了《大笑亿千场——盛世大唐生活与艺术》的主题讲座。梦回盛唐,感受大唐的繁荣,领略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胡老师温柔的一词一话,重构了古人优雅的慢生活方式,再现了盛世大唐华美飞扬的生活美学。胡老师通过解读书画、妆容、服饰、器物、香具、纸笺等唐代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阐释了一切艺术都来源于生活。
11月27日上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市美术教育学会副会长章献明老师围绕《五育并举背景下的学校美育工作及教师成长》的主题,通过对海创小学创办的经验分享,让老师感受到美的教育是让孩子在学校里能够感受到处处有美育,时时有美育。从学校的环创到日常的活动组织,让老师们理解到美育并不是一个割裂的单独的教育环节,而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形态,教育氛围,教育策略。
同日下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室主任陶涛老师以《新美育时代的美术教育生态》为主题,阐述了新时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讲解了美术发展环境力量支撑理论,并以真实画作分析了创作主题性和形式原理知识。陶老师还针对学前老师的具体美育工作做出规划并给予了建议。他还提出:教育者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的元素,将文化自信的认同感与教育的思想和情怀相联系,才能达到美育的真正目的。
12月4日上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周信达老师带来了《美育、艺术教育与美术教育》的主题讲座。周老师从微观角度阐述了美育、艺术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进方法。并且通过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准确的鉴赏来引导美育的渗入。同时,更是突出了学前教师对孩子们美育启蒙的重要意义。
下午,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特级教师朱敬东老师围绕《共振 移情——情感映射理论下的新美育课程构建》讲座主题,阐述了新美育的内涵,认为新美育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换。发展中国美学精神要以孩子的文化生活为情境,在体验、合作、探究中获得审美与文化的共振。新美育的意义是提升对生命意义和中国精神的感悟与理解的新时代美术教育。
以美育己,以美育人。美育新时代,要做一名能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幼儿教师。提升美学素养,深化美的教育!三天时间,六场讲座,我们收获的不是视觉记忆,是对美的无限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