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研训微创新”论坛 赋能教研员专业成长

作者: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时间:2022-01-19 点击数:

2022年1月10日,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组织开展第二期“研训先锋”论坛暨研训工作“微创新”论坛,论坛聚焦“育人视野下学科关键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四位研训员结合自身研训工作的重点、亮点和创点,分别从“家庭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和“课程思政”等领域阐述、交流了对“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的多元思考,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诠释了各领域的新背景、新方向、新理念及其新思路、新机制、新策略,展现了鲜明的育人大方向,达成了“微创新”见微知著,小中见大的目的和意义。随后,院副书记副院长戴军熔从研训工作的高度、宽度和深度三个维度对本次论坛进行了综合评析。她提出,高度上,各个交流都能充分围绕“如何为全人而教,为未来而学”这一育人大课题,着眼“双新”“双减”的教育背景,创设、创新研训载体和路径。宽度上,超越学科,跨界思维,立足多元视角来探寻问题之因和解决之策,并通过多元主体的联动,形成研训工作之合力。深度上,都关注了研训工作的精准性和创新性,“向下”积极探寻问题之源、剖析问题之根,“向上”拓展研训工作思路,创新问题解决之策。

自去年4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印发《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研训员培养方案》,并启动研训员三年系统培养行动,为研训员的专业成长指明了路径和方向。方案指出,目前的教育发展对研训员专业涵养的关注已超越专业学识的层面,作为浸润于学科研训的专业人员,不仅需要善于汲取学科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核心素养,还需要将对学科思想、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的深刻理解,转化为超越学科层面的、具有自身独有的思维方式乃至言语表达的个性特征。方案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研训员专业标准,将研训员培养目标的重点聚焦在提升“政治敏锐力”“调查研究力”“研训领导力”和“学术影响力”。在培养方式的选择上,通过“外力推动”和“内力驱动”共同作用施以影响,制定并实施“规划引领”“项目驱动”“专家引领”“团队联动”和“自主研学”五位一体的培养机制,为研训员的成长提供通道和平台。

方案启动后,市教研院每位研训员都进行了自我发展现状的诊断与分析,制定了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并积极承接各种实践研究项目,以项目带动成长。市教研院则出台相关制度等为研训员的学术研究、外出培训、项目研修、挂职锻炼等提供经费等保障。同时,建立团队定期交流制,引领研训员通过“专业阅读交流”“调研报告交流”“研训工作‘微创新’论坛”“课题研究交流”“学科团队建设交流”“我的教学(研训)主张”等不同主题内容的交流,反思和总结学科研训的收获与困惑,分享与推广学科研训的特色与亮点,从而打造一支省内领先的高水平研训员队伍,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