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晚春里,共学共研待花开 ——记定海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问题培训活动

作者: 时间:2022-04-22 点击数:

四月美丽的时节,挟一缕暖阳,轻嗅研路芬芳,一起邂逅成长。4月20日,定海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关键问题培训活动在城西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定海区城西小学承办,面向全区开放,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例展示、关键问题解读、课例点评和专题讲座,彰显了“解决教学关键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主题。

上午第一节课由小沙中心小学蔡琼漪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坚持才会有收获》,蔡老师从绘本《青蛙看海》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坚持就在我们身边,紧接着以调查表为载体让孩子们畅谈坚持的收获,进而师生共同探讨坚持的方法。整堂课层层递进,注重生成,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坚持的收获。

紧接着由马岙中心学校的翁舟旭老师作“如何养成热爱学习的品质,实现自主学习、有效学习”这一关键问题的解读,翁老师结合《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课例,从问题剖析、学段目标、教学策略三方面进行解读。

第二节课由城西小学唐舟燕老师执教三年级《生命最宝贵》第二课时,唐老师先让学生体验“当我们的眼睛看不见”及“当我们失去左臂”两种情景,让学生感受身体受伤带来的种种困难。紧接着唐老师通过视频让学生“辨一辨”哪些行为是否是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的表现,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小组讨论搭建了有效支架,原来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可以落实到饮食、作息、安全、运动、卫生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纵观整个课堂,活动指向明确,目标落实到位,充分体现了儿童立场。

上午的最后一个环节由海润学校何旭芬老师结合课例《生命最宝贵》做“如何学会珍惜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远离伤害”的关键问题解读。何老师首先梳理了这一关键问题的总目标及学段目标,从“生命意识”的培养和“生命技能”的习得两方面展开,“生命意识”即知晓“来之不易”、“伤之不便”、“失之亲痛”;“生命技能”则通过“案例探讨”、“辨析反思”及“演练实践”来获得。

下午,由舟山市心理健康教研员张峥带来《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生人格塑造课程设计与辅导》的专题讲座。

张老师指出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实践中与心理健康活动有相似之处,应该努力关注儿童生活,重视对儿童生活的观察,看懂并读懂儿童的兴趣倾向、发展水平及当下可能的发展。张老师从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修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中小学生道德认知与心理健康及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等三方面展开。进而指出要实现德育生活化,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调适,在调适中成长。

此次培训活动让全区的思政教师收获满满,研磨的是“课”,培养的是“人”,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更锻炼了团队。道德与法治前行的道路上永远只有逗号,没有句号。今后,定海区全体思政教师将笃信前行,步履不停,在思索、实践、反思中行以致远。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