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春往夏至的郁郁青青——嵊州市初中语文90学分培训后记

作者: 时间:2022-06-15 点击数:

为深入理解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提升文本解读能力,改进教师教学方式,优化课程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2022年春夏,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携手杭州发现教育研究院组织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与命题能力提升混合培训”,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高该层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命题能力。

培训课程根据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层进性,分为了三个阶段开展。让我们乘驾初夏和风细雨,一起回顾这难忘的“三部曲”——

第一篇章:理念之更迭

第一阶段课程以理论学习为主,使得学员能够领会最新的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结构体系和教学理念。

开班仪式以钉钉直播的形式举行。市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主任胡钢在开班仪式上强调了培训纪律与注意事项,发现教育研究院学术顾问张英飞对此次课程进行解读。

教育名家王开东作《深度语文的特征与表现》讲座。“这世界上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生。”他以实际案例展现教育从分数、学科、价值观到共生传承的四个境界,强调深度语文应立足于学生认知水平,紧扣文本,在教学中不断遮蔽、去蔽、再遮蔽、再去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智力挑战,使文本的存在意义不断涌现,让学生时时刻刻都有发现和创造的快乐,破除肤浅和平庸学习带来的倦怠感。

正高特级教师李旭东进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阵雪课堂建设》讲座。带领参训教师们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真学课堂建设,明确了核心素养要素,提出构建学习支架,以组合问题建构认知框架,以思维导图发展思维框架,以方法辅助构建工具框架,创设情景构建情景框架。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胡培兴老师作了《从中考测评变化看语文教学》讲座。从试卷结构综合化、试题结构情境化、语料选择多样化、能力考查重教材、题组设置重理解五个角度出发,指导参训老师从随文教学、精选文本、提升表达精准度等方面调整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相当实用的建议。

正高特级教师吴丹青的主题讲座《依据课标,用好教材,实现学考的有效对接》,从中考试题入手,结合优秀的教学案例与设计,对语文学习方法、单元阅读策略、学习任务的项目化、综合性学习的价值等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讲解,阐明了教育学与考的统一性。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兼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孔晓玲的主题讲座《作业管理学科实践》从作业的功能、时长、类型、结构以及布置的主体入手,对作业的设计与管理进行分析,帮助参训老师真正实现作业“质的增效,量的减负”。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评估与检测中心教研员蒋德仁作主题讲座《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命题技术》,强调抓住学科共性,以全新而前沿的理论,用更理性、系统的方式介绍语文学科的命题技术,通过论述知识、技能、能力、素养之间的关系,指出一线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读书、做事、做人的多方面的素养,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让参训老师们对语文课堂教学与命题技术的认识与把握。

第二篇章:汲取与分享

第二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设了学员阅读与分享环节,使得学员们能够更沉浸式理解初中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并研究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一场郑萍老师的《以项目为载体、为理解而教的单元设计》结合系统的理论知识,强调围绕重要概念和核心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围绕要求知识迁移和应用的真实性评估任务来设计教学。

叶黎明教授的《项目化学习与写作》通过系统地梳理项目化学习兴起的背景定义与特征,提出项目的内核是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真实。通过判断项目是否与现实世界关联、是否对学生有意义、是否有真实的“读者”来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王小庆老师通过文人故居、文化书店的介绍,从教师作为个体的角度出发,强调了语文教师阅读的重要性。王老师认为阅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追求。语文教师应该通过阅读与行走,在修身求进的基础上,心怀行道利世的追求。

郭初阳老师从《昆虫记》的文学性入手,通过不同版本译本的对比,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展示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设计,同时又从观察与实验的角度探讨《昆虫记》的科学性。为参训教师们提供了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优质参考。

贾龙弟老师从“信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学习科学发展的自然产物、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三个角度出发,强调了深度学习的价值,指出深度学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

劳新华老师《名著阅读测评特点与教学启示》以终为始,整理归纳近几年浙江中考试卷中名著阅读试题,对其进行特点分析,进而总结教学启示。强调教师应丰富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将阅读成果物化,并运用量表,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合理评价。

本阶段学习中, 学员们开展了以“我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认识”为主题的学习分享。在交流了自己身为一线教师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解的同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第三篇章:融合与实践

第三阶段,主要是由各个特级教师团队进行指定课程的课堂展示和的评课议课。特级教师张英飞老师首先对新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强调一线教师应先学课标再进行教学,提出语文教学应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应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通过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同时应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在张英飞老师的团队指导下,陆偲佳老师开设的课堂《太空一日》微课堂,从学法出发,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激趣为先,层层深入,文道结合,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航天员的家国情怀与献身精神。

同团队倪雪竹老师开设了《八下文言文的整理》的复习整理课,创新了复习形式。她基于新课标,围绕大单元教学,同样创设了真实情景,让学生做文言文整理。各项活动从学生中来,又由学生解决。这样的形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这样开放性的复习课,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对文言文复习一次有益的尝试。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阅读是人生的遇见。”阅读,是人生中一件无比美好的事情,如何将名著阅读进行到底?特级教师王丹阳老师以《核心素养指向的中考命题思考》为题的讲座,通过琳琅满目的名著阅读任务书的呈现,强调名著阅读呼唤新的教学方式,既需要教师自已的深度阅读,也需要引导学生向深度阅读前进,完成富有思维含量的阅读任务。

王丹阳老师团队的冯晓波老师则开设了一堂名著阅读课《假如祥子也有朋友圈》。这堂课通过设计取昵称、添加好友、发朋友圈、评朋友圈等阅读任务,注重生活的情境性,建立名著与生活情境的联系,同时赋予学生多种角色,打通了个人生活与知识内容之间的壁垒。

孔伟权老师的课堂,则通过层递的教学程序,寻找、肯定、否定、融合“矛”与“盾”,而后回归教材,营造表达的动力场,再整合主题,建构交流的“体验场”,最后搭建支架,提升了写作的能量场。

压轴讲座的是上城区教育学院的叶晓峰老师带来的《基于读写结合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她以丰富的案例,阐述了读写结合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如何设计与实施的。张英飞老师做了培训总结。

90学分培训课程历时近2个月,高强度的脑力风暴让参训的一线教师感受到: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的历史发展潮流;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坚持学习与探索,才能在教学设想和教学策略中出奇制胜,多样灵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这春夏交叠的日子里,

相信每位学员的心中,

都种下一片郁郁青青。

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胡钢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