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记拱墅区校本负责人业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

作者: 时间:2022-06-24 点击数:

为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切实加强我区中小学幼校(园)本研修工作,提升校(园)本研修质量, 2022年6月,拱墅区校本研修负责人开启分阶段为期五天的业务提升专项培训,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为本期培训班量身定制了丰富的研修课程。

科研引领明方向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顾九华作题为《基层学校科研管理与师训课题申报》的讲座。顾教授立足近三年杭州市各区师训课题立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肯定了拱墅区师训课题的立项率和获奖率在不断提升。同时为我区继续追跑和领跑全市提出了建立区校两级科研培育制度等三项建议。顾教授以案说法,从师训课题申报存在的问题到选题的标准、方法和技巧,再到选题的规范性陈述,层层深入、牢牢吸引学员的注意力。顾教授让全体学员认识到校本研修负责人不仅只是研修活动的组织者,更应成为课题研究的引领者。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方华基教授作题为《教学科研课题规范研究》专题讲座,他以如何规范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为主线,从省、市教育规划课题和教师小课题的申报基本程序展开,对文本规范、实施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等做了详细的解读。并通过现场扫码开展问卷调查,基于学员需求进行了针对性的讲解。并结合学员的研究报告阐述了如何更好地撰写提炼课题成果。

团队拓展凝人心

为增进学员之间的交流,还开展了破冰团建活动。学员们通过热身分队、蛟龙出海、大灶野炊、达芬奇密码、驿站传书、串糖糊芦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学员们不仅释放了工作压力,还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缩短了距离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优秀校本齐分享

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杭州市师干训训中心主任叶哲铭教授做题为《校本研修政策解读与项目设计》专题讲座。叶教授从校本研修内涵分析、当前校本研修典型问题、校本研修项目设计原则、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模板四个方面,分享项目设计好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学员提供的校本研修项目申报书,进行全面会诊。通过叶院长的讲解和点评,学员们对校本研修项目设计的优化策略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和理解。

正高级省特级教师、滨江实验小学校长张翼文老师为中小学学员做了题为《谈谈课例与课题研究》专题讲座。通过课例研究“六部曲”,即读、思、破、立、磨和理,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教学设计为例,诠释课例研究的实践操作过程,详细讲述课例研究中的团队研修方式“四磨一理”,并展示学校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程架构,树立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典范,传递研训教一体化的校本研修理念。

拱墅区青蓝小学副校长胡艳英为全体中小学校本负责人做题为《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四步学程” 校本研训方式研究》专题讲座,胡校长回顾了青蓝小学百年历史,“半日学堂”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学校ARCS“四步学程”校本研修的根基,教师的成长规划成为教师发展的初心。多维度研修圈,满足不同教师的成长需求,不仅成就了青蓝教师,更树立了教师队伍对校园文化的自信。

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孙永珍副教授采用分组研讨展开培训。通过互动对话、头脑风暴、案例学习调动教师的参与性,深刻阐明园本教研需基于教师需求,聚焦实践问题唤醒经验,注重交互式思维碰撞以此提升研修的有效性,做好园本“真”教研。孙教授通过领入式的“问题剖析”,引导学员们深挖教学主张对教育行为的重要意义。

分层研讨促交流

为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本次培训专设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分学段培训,学员与学员之间、学员与专家之间积级互动。

杭师大附属仓前实验幼儿园总园长夏琴作题为《提升幼儿园园本研修的有效性》的讲座,对园本研修的价值、架构、路径和历程进行阐述,围绕“九十九种想象”课程,尝试用项目分层主题系列研修推动园本研修实施。

文一街小学副校长冯卫芳指出校本研修需要做透学校分析,分析学校的优势和劣势。做精制度,校本制度、管理方式、研修内容。做实全体教师的研修、青年教师的研修、管理类团队教师的研修。

来自杭州市第十五中学教科室主任李淑杰从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管理策略研究分享了中学段校本研修的思考与实践。

深度对话强应用

围绕校本研修和教师教育课题研究两大主题,学前组孙永珍老师根据四个小组代表的案例分享及组间互评,从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立项、研究重点、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解,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剖,干货满满。

中小学组以微报告的形式,来自育才京杭小学的胡培进老师、育才登云小学的伊秀君老师、胜蓝中学的赵祎晨老师分享了师干训课题,杭师大继续教育学院焦建英副教授进行一对一的专家问诊,针对性解决学员困扰的问题,收获良多。

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更需要成长的平台、专家的引领。作为校本培训负责人,心态要空杯,专业素养要满杯,才能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用求和的精神让研修成为享受,用求实的态度把研修落到实处,用求变的思维让研修高具规格。当眼界打开,视角改变,内心必将充盈新的力量。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