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远自迩,笃行不怠——记遂昌县小学语文教师90学时培训

作者:遂昌县教师发展中心 时间:2022-07-22 点击数:

炎炎夏日,七月流火,有一群人比火还热情,那就是体验和享受着90学时提升培训的老师和学员们。近日,遂昌县小学语文90学时培训开班仪式在遂昌县教师发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培训由遂昌县教师发展中心和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组织,培训为期9天,内容丰富,既有线上研修,也有线下学习。参与培训的七十四位老师们正经历着一段新的耕耘和成长的时光。

在开班仪式上,县教师发展中心黄晓伟主任赠予全体学员一首李广田的诗《一棵树》,旨在告诉学员们,专业发展要像“一棵树”,把根扎下去,扎到最深处,把枝叶伸出去,伸向太阳,每年生长一些新东西……此后,黄主任作了《回归教育原点,探索教育意义》的专题讲座,从哲学问题引入话题,引导学员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师有哪三忌?”,最后表示教师要“一路做老师,一辈子做学生。”

“你们猜猜我接下来要讲谁?猜对有奖!”县教师发展中心朱溯君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新颖尖锐的视角,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打开:重构教师精神谱系》的讲座。从教师的持续进化系统引入,指出教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再从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庄子思想的核心体系,到李叔同、丰子恺的故事,告诉学员们要做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要有一方自由独立的精神家园,还要有一颗慈悲之心。讲座后,朱溯君还将亲笔题字赠予幸运学员,寄予期望。

各路专家的讲座主题突出,内容新颖,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性强。衢州市白云学校的陈红梅老师结合课例作了《“读写教室”理念下习作支架的的设计与运用》的观点报告。陈老师从习作工具的种类和设计路径两个方面向与会老师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习作工具的实践研究。陈老师的团队借助学习单、海报、微课等工具,渗透教师的点拨、点化、深化与提升,让读写教学教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和能力。她在报告的最后提出了两点思考:教师在设计学习工具、搭建学习支架时,要依据学情和学习内容做到适时适量;当学生的学习能力渐渐提升之后,教师又要适时适量地减少或拆除支架。这正是“读写教室”的最终目的——培养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胡伟老师的《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带学员们进行了一场心灵之旅。胡老师从积极心理学的起点切入主题,强调培养乐观的儿童,再谈到抑郁症的流行,指出人总是偏好处理负面情绪,对失去的会更痛苦,特别提到人的行为依赖人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源就是心理能量。最后还提出了有效的积极心理学练习,分别是感恩拜访练习、三件好事练习以及突出优势练习。整场讲座既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有生动的案例,胡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课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浙江省教坛新秀、衢州市柯城区大成小学副校长江狄龙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作文教学经验,从“情景支架”、“导图支架”等八个支架阐述了作文教学的设计与有效运用。安吉蓝润天使外国语实验学校周宸萱老师的《多途径突破作文教学困境》,解开了学员作文教学“无法、无趣、无效”的困境,实现最成功的突破——学生爱写,老师爱教。作文教学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通过此次培训,学员们深受启发,打开了作文教学的瓶颈,拓宽了作文教学的路径,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干货满满,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坚定不移,脚踏实地推进读与写的衔接,探索写的新教法,切实地将读与写落到实处,生根开花。

培训期间,学员们还实地参观了遂昌县清廉教育基地、遂昌档案馆和未来规划馆,了解了遂昌的前世今生,对遂昌教育的光辉历史有了更切身的体会,更加坚定了遂昌教育人的教育信念。

本次90学时培训,为小学语文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与借鉴的平台,让教师们享受到了一场视听盛宴。会后,参训教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并表示收获丰富。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