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星星桥” 师徒共成长

作者:蓝雪霞 时间:2022-11-22 点击数:

为了充分发挥我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并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2022年11月19日,莲都区中山小学教育集团举行师徒结对仪式暨师傅示范课观摩活动。

【结对仪式显庄重】

一、教科室主任蓝雪霞老师宣布“星星桥师徒结对工程”启动。

蓝老师说:“通过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也促使师傅提升自我。通过师傅示范课,给徒弟,更给全校教师创设交流与学习机会。”

二、林奕副校长宣读师徒名单。

林校长寄语:“每一位师傅悉心带徒,每一位徒弟诚心学习,共建共进共发展。”

三、师傅代表叶伟群老师发言

叶伟群老师代表师傅表达了对青年教师的厚爱,也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自我修炼,更好地帮助徒弟成长。

四、徒弟代表梅丽丽老师发言

梅丽丽老师回顾自己成长路上的点滴收获,得益于师傅们的关心帮助,得益于中山小学大家庭的温情脉脉。代表徒弟表态,要潜心学习,精进课堂。

五、中山小学教育集团梁丽波校长致辞

梁校长首先祝贺星星桥工程启动,从此师徒携手向前走。其次表达了对我们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全员进阶的期待。最后祝愿所有的师傅自我修炼,再上层楼。

六、徒弟送拜师帖,行拜师礼。

徒弟向师傅送一支花,鞠一个躬,呈拜师帖。

师傅领着徒儿向前进,一师一徒,亦师亦友。

【名师课堂展风采】

本次校本研修活动采用师徒结对和师傅示范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校与青田县腊口镇石帆学校教育集团开展跨校校本教研活动,同时与碧湖小学、西溪小学开展城乡共同体活动。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山名优教师的精彩课堂。

浙江省特级教师、莲都区中山小学教育集团校长、书记梁丽波执教《少年闰土》。

梁老师从单元整组出发来学习单元首篇《少年闰土》,紧扣阅读要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文本,走近闰土。教学时借助课后及作业本上的关键习题快速梳理文章脉络,切入研读的重点“看瓜刺猹”,通过多层次地阅读,感受闰土机智勇敢的形象。梁老师的课堂是学生的“学堂”:重点内容支架助学学,难点内容分层导学,学习过程真实且有益有趣,学生获得感满满。

莲都区学科带头人、莲都区中山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钟金申执教《认识底和高》。

钟老师的课,从生活情景入手,找生活中的底和高,通过比身高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标准画高的方法。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丽水市教学名师、莲都区中山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项君美执教《迎面接力跑练习方法》。

以问题为导向,在“地雷战”“送鸡毛信”“埋雷扫雷”“炸碉堡”的游戏中层层推进,紧紧围绕迎面接力错肩交接,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学练有序有质,目标达成度高。

丽水市教学带头人、莲都区中山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林 奕执教《 山居秋暝》。

林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将“初步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与动态美”和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的理解感知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动静结合的妙趣。

丽水市教学带头人王姝老师执教《Unit 5 A TALK》。

王老师深挖文本内涵,利用图片资源,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激发了学生主动开口的积极性。随时渗透情感教育,教师教学风格亲切鲜明,即时生成的评价有效激励了学生。

丽水市教学带头人张菊兰老师执教《分物游戏》。

教学中张老师通过“分桃子”的操作活动、“分萝卜”的生活体验、“分骨头”的画图游戏,引导学生借助学具来分一分,感受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

丽水市教学带头人杨勇老师执教《圆的整理与复习》。

杨老师的课让学生介绍圆,复习与整理圆的各个知识点。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层次分明,知识块清楚。

丽水市教学名师蓝雪霞老师执教《女娲补天》。

蓝老师引领孩子们紧扣略读提示,梳理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借助提炼小标题之法,展示集体智慧。孩子们发挥想象,创编女娲寻找五彩石。说得清楚,说得生动。

丽水市教学带头人蓝龙娟老师执教《枫桥夜泊》。

蓝老师的课,紧扣诗眼“愁”字,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感受,感受诗人张继内心的愁思。整堂课的朗读,从读通,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到读出理解,令人沉浸其中。

丽水市教学带头人蓝剑锋老师执教《谁先迎来黎明》。

本课通过学生围成一个“地球”,模拟转动,观察谁先迎来黎明。再通过“地球椅”、“人体地球”的模拟实验,验证我们推理出来的结论,学生学得兴味盎然。

【说课议课评课】

观摩课后,我们再通过师傅介绍教学设计、回顾课堂得失、互动点评的方式来提升课堂观摩的实效。

【携手同行向未来】

中山小学教育集团,拥有卓越名优教师团队。通过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也促使师傅不断前进不断提升自我。

所有的成长进步与出发,跟着深秋的脚步,走向冬天的从容,终将迈进春天的繁花。

携手星星桥,师徒共成长。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