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我的家乡 再探同课异构——云和县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节团队展示活动
作者:云和县教育发展中心 时间:2023-03-30 点击数:
3月24日,云和县初中信息科技课堂节团队展示活动在文元育英中学举行。本次活动采用团队展示的方式呈现单元备课。来自云和县初中信息科技学科的三个团队展示了风采,共同探讨如何在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的双新背景下进行跨学科教学。
参与展示的有云和二中、云和三中、文元育英中学三个团队,展示分为单元阐述和课堂教学两个环节。
云和二中叶文韬老师以新课标为基准,对《互联应用与创新》模块的跨学科单元通过教材概况、项目思路、项目实施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在教材概况的剖析中,他认为教材应围绕着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结合多学科知识、同时承接物联网实践与探索。在项目思路的梳理中,他分别以云和正在大力宣传自身的单元主题背景、学生拥有着活跃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单元主题学情、提升信息技术四大核心素养的单元学习目标为理论基础,构建项目的实施计划。最后,他阐述了“项目结构培养创新思维“、”逆向设计制定教学内容“、”结合时事融入日常生活“三大项目策略,并总结了项目实施方向。许春晓老师从前一天云和县文旅局长亲自上
云和二中许春晓老师从前一天云和县文旅局长亲自上阵为云和做宣传、云和梯田设奖征集宣传口号的新闻展开,讨论宣传的意义和重要性,揭示了为云和做宣传也是我们的责任。接着让学生在UMU平台制作宣传计划,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的推荐方式用短视频,通过分析短视频的优势和大家的使用习惯得出结论:新手的宣传作品要做到“短小精悍”。学生围绕“短小精悍”的目标动手制作宣传视频,围绕“短小精悍”的评价标准进行作品互评并进行作品优化。最后推选优秀作品进行班级作品合辑制作成美篇拓广宣传渠道。课堂的最后,师生通过分析一分钟长度网络优秀作品背后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提示同学们发现美、记录美、用技术传播美,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和三中雷伟老师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单元的详细内容。首先,他对单元内容综述进行了梳理,分析单元学习目标。然后进行单元内容设计的阐述。最后,重点指出本课的设计理念。根据七年级学生对借助互联网应用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经验,对设计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展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热情,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对第四课时的内容进行重构。本单元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规划作品;第二部分:制作作品;第三部分:展示评价作品。学生们通过单元学习,能在大家的作品中发现、感受、体验家乡之美,孕育对家乡的真情实感,并通过互联网应用完成作品,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家乡。
云和三中刘云老师通过近期丽水九县市的文旅局局长集体“出圈”为家乡“代言”的宣传视频导入课题,让同学了解宣传的意义。接着,通过“作品赏析”活动,让同学们认识到介绍家乡可以有多种宣传形式,一个好的作品,它是图文并茂,详略得当的。那么,哪一种形式比较受欢迎呢?刘云老师通过与同学们的问答分享,了解到短视频以其时长短,内容丰富,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宣传方式。因此,这节课采用了短视频的方式来介绍家乡。在开始制作短视频之前,刘云老师还让同学们阅读了文档《抖音平台的违禁词和需规避的行为》,旨在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创作时需遵守的规范。好的规划,才有好的作品,刘云老师让同学们先规划好作品再动手制作。同学们有的用流程图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思路,有的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思路。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同学们对照着自己的作品规划投入到短视频的制作中。制作完毕后同学们将作品上传到umu平台进行观看和互评。
云和育英中学许丽芳老师提出了《极致美 游丽水》的单元情境。她提出,向世界介绍我的家乡首先得了解家乡,于是提出从设计研学旅游路线开始了解家乡,以此突破单元教学的落脚点。通过研学计划的设计,学生更能将零碎的知识经过结构化的组织,使其转化为系统性的认知能力;在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将任务项目化,学生形成可迁移的能力;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培养数字素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丽芳老师感悟到:教无止境、学无止境,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取得进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学得更好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命题。
云和育英中学林李慧老师以本校的精品研学活动导入,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校长向大家征集意见,为学校制定研学计划为话题展开活动,引出驱动性问题,进一步触发学习思考。提出可以制作一个宣传片,既能成为候选研学地点,又能让更多人了解丽水。学生通过类比,得出宣传片包括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多种元素比文字方案更直观且具有吸引力。学生可以通过剪映、PPT等软件自主进行宣传片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解决问题,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作品。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都少不了团队的支持,只有团队不断进步成长,个体才能变得更加优秀。云和县信息科技课堂节在各个团队的精彩展示中落下帷幕,而团队成长的道路则在此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