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举行幼儿园项目化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培训
作者:张敏元 时间:2023-04-17 点击数:
且行且思,遇见更好的自己。4月14-15日,青田县幼儿园项目化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24学分培训在温溪镇幼儿园举行。全县100多位教师参加培训。
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节日活动项目化的探究与实践,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全县幼儿园项目化节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24学分培训。旨在节日活动背景下,提升幼儿园教师项目化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质量,挖掘幼儿对节日的经验与兴趣点,能用自己的方式在节日活动中勇于表现与创造。
4月14日上午,温溪镇幼儿园三位老师围绕节日活动课程作开展各领域活动的观点报告。徐红洋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致劳动者的信》,运用师幼共同看信、读信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信件的四要素。孩子们大胆运用符号、图画等方式书写邀请信,体验到了写信的乐趣。邓晓迪执教的中班语言活动《长颈鹿找工作》,设置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充分让孩子们正确辨别动物特征与特长之间的联系,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樊媛媛执教的大班音乐活动《狐狸与小猪》,引导孩子设计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体验音乐轻快、悠长的曲风及快乐、诙谐的情绪,创造性地表现狐狸和小猪的神态、动作,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下午,温溪镇幼儿园4位老师分享了项目活动的所得所思。汪新慧的《乡镇幼儿园项目活动的思与行》,讲述了项目活动实施的重要性,为乡镇教师如何开展项目活动提供了有效建议和帮助。陈菲菲的《女神节惊喜》,通过爱的计划、爱的准备和爱的呈现,体现了幼儿们在项目活动的自主探究能力。邹安茹的《“玫”你不行,邂逅一场玫瑰》,展现了孩子们不怕困难、积极尝试、勇于探究的良好品质。季斐的《神奇的中草药》,根据幼儿的兴趣,捕捉活动价值,助推幼儿探究与实践。其实,项目活动资源的利用不仅只限于幼儿园,还可以利用家长资源、社会资源,为幼儿的探索给予更多的支撑和知识储备。
项目活动学习是基于儿童兴趣动态生成的,能使幼儿基于真实情境解决现实问题,有助于幼儿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4月15日上午,平湖市乍浦幼儿园张小燕、陈伊雯和邵红燕3位老师通过《忙忙碌碌的小港镇》《了不起,乍浦港》《写给乍浦港的信》,分享了在家乡平湖乍浦港开展的项目活动经验。浙派名园长培养对象,嘉兴市名师,平湖市乍浦幼儿园园长肖群带领教学团队现场教研了《看见并支持儿童的学习——项目活动推进过程中的思与行》。肖群说,项目活动的行进过程中,除了师幼互动,应更多地发挥幼幼互动的作用。通过学习,学员们知道:作为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会思考、反思的头脑。发现孩子的兴趣,跟随孩子的脚步,为孩子提供有效且必要的支持。
下午,肖群作《园本课程视野下项目活动的实施与组织》专题讲座。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案例,运用提问互动,让学员们理清了项目活动、项目教学和项目学习的区别。她指出,要着力聚焦“驱动问题”的价值与设计,驱动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拓展思维。一个好的“驱动问题”是相关性的、开放性的、挑战性的。
学习是最美的遇见,培训是最大的提升。从活动策划、流程安排到团队加盟、主动衔接,温溪镇幼儿园作了精心的筹备。通过方案制订,人员落实,层次协作,确保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圆满成功。学员们表示,通过培训,多角度、多维度地更新了自身的执教理念,充分认识到:项目活动不是想当然的预设与随意性,而是要以幼儿为本、以终为始、以行为知、从始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