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融合共研训,教育共富向未来

作者: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 时间:2023-09-28 点击数:

今年是实施“虞海景三地融合”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二年。为进一步深入贯彻“浙江省山区26县教师发展机构结对帮扶工作”精神,促进区域教师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享发展,实现海盐、上虞、景宁三地教育共同富裕,9月25日—28日,“虞海景三地融合幼儿园教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在上海圆满实施完成。该项目三地教师发展机构师训负责人协商确定,本学期的重点是幼儿园教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共有三地的幼儿园教科研骨干教师60多人参加。

一、高水平引领,打造三地融合互动样板

活动一是以“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指导”为主题的指导。景宁县实验幼儿园、中心幼儿园、澄照幼儿园园长分别就“跃·幸福课程”、“创·藤课程”、“种子课程”的方案进行介绍,景宁县民族幼儿园园长围绕畲乡韵特色课程展开阐述。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彩华、上虞教师发展中心、浙江省特级教师董秋燕现场点评指导,并与三地骨干教师做了全方位互动,重点对方案适切性、特色性、科学性指导以及文化传承可行性方面交流探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现最大限度的帮扶、示范、辐射和引领影响力,加快推进三地幼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高质量培育,铸就三地融合共生高地

为充分发挥推行三地教育共富行动的重要意义,准确抓住三地教育共富行动的深刻内涵,培训中邀请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沈美华、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幼教教研员李继文、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幼教学段科研员邱晓云、上海市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园长方红梅、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素静等专家做《研究成果的培育与提炼》《以研究儿童入手成就教师专业成长》、《让研究成为一种习惯》《一个教育理念在幼儿园的实践落地》《教师立场下教研制度与机制的建设》专题讲座,进一步厘清幼儿园教科研的价值与意义,传授教科研开展路径以及管理教科研和转化教科研成果方法。培训期间三地老师还实地参访了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宋庆龄幼儿园夜辉园区和置鼎园区,多角度浸润感受、全景式观摩学习、开放化交流体会,实现教育共富的借势提升和生态发展。

三、高效能迭出,振兴三地融合发展引擎

且听且思,且思且行。虞海景三地教师共同领略了上海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的教育教学管理和鲜明的办园特色,提升了教育科研和管理水平。全体学员定会将培训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新思想同频共振,在上下求索中勇毅前行。海盐三毛幼儿园郁川萍、实验幼儿园许诗佳表态发言,表示今后将立足儿童立场,追寻有发展、有生长的课程文化,同时发起三地生动实践探索的邀约连线,构筑三地教育交流的友好纽带。学员们也纷纷表示珍惜此次共学机会,今后朝着理念破格、实践真实、思考升维而努力,切实扛起教育共富的使命担当。县研训中心副主任徐彩华对教师们的精神表示肯定,强调要做好海盐教育的传播者和教育共富的践行者,共同打开虞海景三地教育的美好共富新局面。

本次培训,为推进三地融合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今后将依托此项目,有效发挥优质教育资源流动的辐射作用,实现培训同频、探索同行等一体化发展。以此为契机,齐心协力积极探索融合方式,积极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和增进教育公平,确保虞海景三地融合行动取得成效,奋力答好教育共富的答卷。

海盐县教育研究中心

  • 附件【图3.jpg】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