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政治教材不断更新,政治命题强化政治导向,凸显价值引领,注重素养评价,突出综合能力考察,对政治学考选考的复习课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二学考高三选考应该如何复习,作为政治教师应该怎样走向更专业化的发展。近日,浙江省潘新华名师网络工作室相聚诸暨荣怀英才中学,课堂展示亮风采,交流研讨凝智慧,名师引领明方向。全体学科带头人、骨干学员、荣怀教育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课堂展示亮风采 以生为本培素养
三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首先,来自海宁高级中学的张嘉辉老师带来高二政治学考复习专题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张老师以“如何从中国式现代化看‘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作为议题,引导与组织学生围绕“核心知识”建构体系,梳理“关键问题”把握重点,聚焦“关键问题”突破提升。课堂氛围热烈,学生思维活跃。
嘉兴高级中学张智怡老师以“从杭州亚运会看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议题,组织开展高三政治复习课。一层层引导学生深入:明确目标,把握方向;链接亚运,突破重点;共话当下,以知促行。最后,引导学生为诸暨借亚运会东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设计一个建设项目,为诸暨地方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接下来荣怀外语中学徐锦老师带来公开课《走进“珍珠小镇”——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山下湖珍珠行业的发展为话题,带领同学们走访市场,寻找致富密码,问询政府,感受政策红利,让同学们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功能。最后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和特征。
交流研讨凝智慧 名师引领明方向
在潘新华导师引领下,各学带、骨干成员展开了研讨交流活动。首先是张嘉辉、徐锦、张智怡三位老师进行简要的说课。然后各位学带、骨干教师进行点评,大家畅所欲言,均一致认为三堂课:以生为本,充分启发、调动学生;运用议题式情境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聚焦关键问题,落实核心素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同时大家也对各位开课教师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潘特最后作点评指导,认为三堂公开课各有特色、亮点。潘特先抛出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一堂课设计到底要关注什么?教师要关注教得怎样,学生学得怎样。新课与复习课有什么不同?学考与选考复习又有什么不同?潘特结合具体实例,积极肯定这三堂课的优点。一是学生立场。三位教师在选题、情境设置、作业等方面均在关注学生。二是聚焦关键问题。与新课不同,复习课就是要讲重点、难点,解决关键问题。三是关注逻辑体系。在议题设置、情境安排、问题设计等方面富有逻辑性。在分析过程中,潘特也指出如何进一步去修改完善。
德育经验同分享 用心用情育真人
三位资深班主任分享德育工作经验,用心用情育真人。
来自诸暨荣怀英才中学两位班主任分享德育工作经验。王维娜老师分享“人情味儿”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运用德育工作实例阐述怎样用“人情味儿”建班,用“人情味儿”立制,用“人情味儿”沟通。比如用“人情味儿”建班,就是要做一个有“参与感”的班主任,做一个有“亲切感”的班主任,做一个有“仪式感”的班主任。王老师提到,作为班主任,“沟通”尤其重要,要和学生理性交流,和科任老师形成合力,和家长双向互联。
荣怀英才中学陈迪飞老师分享她“严+爱”班主任工作经验,讲述怎样在实际工作中,严于律己,严以待人;以人为本,体现师爱;如何做到共情、真诚、尊重。陈老师提到,自己是把教书育人当成事业而不是职业去做的。对于一些特殊家庭的后进生,她主动关心,敞开心扉,“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不足、提升自我。
曾获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现担任全国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评委,来自嘉兴高级中学的张祝平老师,以其10多年的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运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大量的真实案例,与大家分享一个班主任的追爱之旅,注爱之程。分享阐述作为班主任,她是如何成为下面六个方面的人:一个追求浪漫的人,一个注重仪式感的人,一个具备责任心的人,一个爱好广泛的人,一个需要回应的人,一个存在瑕疵的人。最后,寄语大家:看见自己,认识自己,审视自己,诠释自己,做一个无可替代的自己。
各展所长微分享 教师专业促发展
工作室五位学带各展所长,就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相关主题分别作了分享。
卢云云老师分享网络同步课程的建设与推广方法。在课程建设上,她具体讲述如下步骤与做法:提前筹划,及时申报,工具准备,程序实施,结课申请,案例撰写。在课程推广上,卢老师指出要转变课程观念,拓展推广渠道,促成价值裂变。
金涛老师分享思政作业的设计和评价方法,分享四部分内容:作业观念的更新,作业内容的格局,作业形式的突破,作业评价的抓手。
项笑笑老师微讲座主题为《明方向 精复习 重实效——一二轮复习之台中探索》。运用大量数据图表,分享台中一轮复习的做法:(1)明方向:研读新课标;研究高考题;(2)抓基础:各种网构知识;(3)重提升:注重思维训练。提出二轮复习的计划打算:分析高考,分析学生;查漏补缺,落实知识;专题复习,训练答题。
陈海云老师带来微讲座《聚焦素养 探问核心--历史课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分享历史课主题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看目录,知时序,定主题;据课标,读序言,理线索;析课标,整教材,排内容;析课标,定目标,明素养;基目标,创情境,设问题;书图示,构体系,重思维;多评价,注延伸,促迁移。
王慧君老师作思政成果投稿发表微分享。引导大家如何分享辨别刊物真假,通过哪些渠道与途径获取投稿信息的技巧与方法。投稿时要明确该刊物的选题方向,撰写的文章要符合该刊物的投稿要求,投稿后需要耐心等待,要以平常心待之。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的!
导师讲座传策略 用心用力助备考
潘新华导师带来专题讲座《用心用情用力护航考生“赶考路”》。潘老师结合国家教育政策方针,运用大量政治学科教学案例、历年考试试题,指导我们怎样做到“眼中有标”,“脑中有题”,“心中有本”,“手中有法”。关于眼中有标,政治教师要明确高考三问:我是谁(定位),怎么去(方法与工具),到哪里去(方向)。教师认真研读、领会国家、省厅的相关政策、规定。脑中有题,清楚考什么,怎么考,把握试题的范围、重点、题型、题量,分值、难度、变化等。心中有本,要做到:注意目录,熟悉范围;抓住重点,紧扣主干;融会贯通,“网”构知识;弄清困惑,明晰易错;关注修订,聚焦变化。手中有法,培养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重视非智力因素等。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一天半的研修活动将要结束,各成员也返程回自己学校,但在教改与成长之路上,我们前行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步伐将会走得更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