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西湖 共筑家、校、社之堤--《聚焦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 助推“双减”提质增效》第二阶段培训

作者: 时间:2023-11-28 点击数:

11月23—25日,嵊州市2023下“双减”背景下中学班主任素养提升40学分第二次培训如期进行。

23日,由浙江大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客座教授,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科所所长,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副秘书长兼班主任专委会副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郑国强老师以《家校沟通的科学与艺术》《师生沟通的科学与艺术》为主题,分享了初高中的一些沟通案例,用风趣幽默的口吻展现了一个建立在双方愿意、理解的家校沟通模型,以班主任技能大赛初中组真题为切入点,提出班主任在沟通前需提前剖析学生顶撞老师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将倾听、共情、尊重、理解、引导、呵护的师生沟通艺术贯穿其中。

24日,嵊州市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班的老师们带着他们渴望知识的那份热情,来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参观了西湖边上的杭州市惠兴中学,惠兴中学办公室主任吕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校史馆、图书馆以及教学楼。班主任方老师分享了自己管理班级的五个妙计:擒贼先擒王(班委制度)、激将计(小组pK赛)、连环计(个性化奖惩)、欲擒故纵计(VIP座位制)、攻心计(夸奖),形成了一套“先讲对方感兴趣的,再讲对方愿意听的,然后讲自己要说的”的沟通逻辑。最后,教务办主任徐老师为大家简单介绍了惠兴中学的敬以修身课程、心德育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德育微课程等德育课程的架构与实施情况,参训的老师们一个个听得意犹未尽。

25日,我们来到了杭州市公益中学。简单参观学校后,公益中学“百变校长”潘志平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亲情教育故事。初一的关键是习惯,初二是情绪,初三是时间管理,不论是运动会陪跑,是开学与每一位新生握手,还是扮演诸葛亮读出师表,潘校长坚信,教育在仪式感中能够不断提升。潘志平校长详细叙述了从教的三段故事和自身的心路历程,在父母的影响下当老师、在92届学生影响下当校长、在女儿的影响下开始做“亲情教育”,让大家看到了潘校长一步一脚印,最终形成了亲情教育思想的经历,以及吃得爽、玩得嗨、聊得畅、学得乐、做得细等独特教育方式。陈鹏老师在公益中学做了11年班主任,因其创新班主任期末评语曾得到媒体的关注。陈老师向大家分享了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经验,突出了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陈老师提出班主任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评价体系。

专家们的分享和老师们学习的热情感染了初冬的第二个节气--小雪,使得小雪时节的杭城温暖如春。至此,为期5天的培训完美收官。通过本次培训,帮助班主任老师们提升核心素养及班级管理驾驭水平,构建良好的家、校、社育人生态环境。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