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初中科学(中级)90学分培训圆满完成
作者:苏越 葛宏明 时间:2023-12-04 点击数:
2023年宁海县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科学(中级)90学分培训于近日开班。本次培训由宁海县教师进修学校主办,培训主要面向宁海县的初中科学教师,旨在提高科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科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发展。培训内容涵盖了新课标理念下科学教学的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基于新课标的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等多个方面。11月20日-29日,28名初中科学老师如约进行了为期9天的集中学习培训。
11月20日上午,宁海科学教研员阮小娟老师带来以《新课标理念下科学教学的思考》为题的讲座,阮老师从课程标准的变革与创新出发,聚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质,提出践行核心素养的四条建议,通过案例的呈现与分析,引发学员们对新课标科学教学的思考。下午,俞岚老师带来了题为《牢记教育初心,争做新时代好教师》的讲座,“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师在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俞老师强调师生的关系,注重学生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方向。
21日上午,两位老师带来了两堂精彩的课堂教学。首先由潘天寿中学的叶婉老师带来《用浮力测密度的几种方法》,从生活中洗水果的情境出发,发现不同水果的浮沉情况不同,进而分析水果排开液体的体积,构建浮力相关模型,用以判断水果的密度。来自宁海县缑城中学的胡晓莹老师,面向兴趣盎然的初一学生呈现了一堂《唇膏的制作》。胡老师以制作唇膏的材料入手,进而引出熔化、凝固的概念,以“蜂蜡的熔化”为例,探究物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根据曲线分析得出熔点、晶体的概念。下午,宁波市骨干陈菲菲老师带来了《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科学微项目化学习》讲座,陈老师通过自身在教学中的感悟,呈现优秀的微项目学习案例,剖析教学目标,注重实践探究,构建学生主体的课堂,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22日上午由梅林中学的孔海英老师和王俊老师进行教学展示。孔海英老师展示了一堂《种子萌发的条件》,呈现种子库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说出种子萌发的内因,通过师生问答、板贴呈现、小组合作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进而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王俊老师面向初二学生,进行《构成物质的微粒》课堂教学,以棉花糖遇水“不见”了,引发学生思考:棉花糖是否真的消失?为什么糖看不见了?由此引出分子的概念,通过感受物质微粒的大小、组建分子模型等活动,层层推进,构建学生中心课堂。下午,宁波市骨干周绍杰老师展开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优化设计》的讲座。周老师指出当前教学的问题,以此作为出发点,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以《磁现象》为例,优化课堂设计,确定学习目标和策略,依据课标对学习内容进行优化,体现学、教、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
23日上午,童伟强老师和董佳璐老师分别带来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和《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精彩课堂。童老师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利用视频、拼一拼、尝一尝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消化系统;董老师以任务为导向,利用模型,从微观角度再现水电解,基于事实证据猜想原子内部带电微粒的分布,并结合实验现象和资料信息,构建原子模型,建立起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下午,宁波市名师杨尧飞老师聚焦教师的职业发展——《从优秀迈向卓越》。杨老师从中小学教师成长之路、成名之径、成家之道谈起,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带给我们学科教学和教育本质的思考。
24日上午,刘神燕老师对《磁现象》展开课堂教学,以视频“磁悬浮地球仪”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此地球仪的制作原理设疑,引发学生的思考,推进课堂的开展。整堂课以任务为导向,基于学情,抓住课堂生成性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接着,蒋柔柔老师带来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课堂教学。蒋老师从食堂中的菜品这一真实情境出发,自然地发问所选菜品的原因,引出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下午宁海潘天寿中学的伍金莹老师立足于新课标,带来《追寻有效,须从科学本真开始》。伍老师以《构成物质的微粒》为例,根据课标进行单元整体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内容解读;通过自身在教学中的感悟,现身说法,呈现学生“玩中学”“做中说”的案例,旨在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27日,叶晓笑老师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复习课——《揭“密”咸蛋》。叶老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素养发展,通过咸蛋如何腌制、如何判断蛋是否新鲜等系列问题,引出测定鸭蛋密度的方法。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建立密度比较的模型,依次测定鸭蛋、食盐水的密度,并巧用家中物品激发学习动机,加强探究实践。接着,宁海县名师王亚利老师带来讲座——《聚焦真实问题,实现实践育人》。王老师基于以往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压强》一课进行优化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科学安排进阶,建构压强概念,形成有序结构。
28日上午,奉化科学教研员汪国善老师带来讲座《基于新课标的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汪老师首先从新课标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他认为,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提升科学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成绩,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和教学策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将这些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下午杨尧飞老师给大家带来讲座《自然科学的实验美》。杨老师基于对美育的思考,探讨实验的美育、化学实验美、物理史上的十个精美实验、自然科学的公式美、宇宙之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9日上午阮小娟老师开展《命题引领教学》讲座,阮老师旨在提高科学教师试题命制能力,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以命题引领教学,让教学走向精准,让学习走向高效,真正实现减负提质,有效引导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筛选与命制试题的能力。下午象山教研员梁正莲老师带来题为《树立同化教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力》讲座。梁老师把握教与学的关系,提出同化教学的概念,明确目标,建立范式,通过不同类型教学范式的建立,树立同化教学意识,构建学生中学课堂。
至此,为期9天的集中培训取得圆满落幕。这次长学时的系列专题培训,为推动初中科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