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标”而行 蓄“能”致远——记黄岩区第五期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活动

作者:台州市黄岩区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3-12-06 点击数:

培训是教师蓄势聚力开始新征程的“加油站”。在黄岩区教师进修学校和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精心筹划、用心组织下,黄岩区第五期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90学分研修圆满收官。此次研修旨在帮助黄岩区小学语文教师建立新课标与旧教材之间的链接,落实新课标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观点速递 探寻明方向

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理念、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做到心中有课标,教学有航标。专家们为学员指点迷津,指明方向。

汪燕宏李维勇陆虹马 妍 管贤强汤 瑾柯 珂李彩娟王铁青王自文曹媛柏春庆吴淼峰俞国平等专家老师们分别做 《促进语文学习的融会贯通》、《读写互促——读创策略例谈》、《厚积而薄发 知类而通达》、《积极探索学习任务群的有效教学》、 《实用旨归、做事路径、语用意蕴》、《童本取向 思趣写作——基于统编本教材的教学实践》、《核心素养语境下“表达与交流”的教学新理路》、《指向阅读能力提高的阅读教学策略》、《统编教材口语交际编排特 点、学习现状及教学建议》、《审美鉴赏 文化传承 儿童成长 ——古诗文教学的应有视野》、《跨学科学习 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实践》、《大概念指向理解的学习实施》、《新课标视域下思维发展的 课例观察与思考》讲座,厘清了教材单元和学习单元的区别;随后阐述了基于项目单元学习的设计路径,讲解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剖析“童本取向 思趣写作”的内涵以及阅读的有效策略。

课堂直达 观摩促内化

新课标的实施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要将新课标的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先从优秀课例的学习开始。

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潘妍《八角楼上》,采用随文识记的方法教学生字词,形式多样,分散难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在理解课文内容时,抓住毛主席在八角楼上艰苦工作的关键词,给学生充足的自主讨论和思考时间,让学生细读文本,感受毛主席艰苦奋斗的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小学任晏沁《在牛肚子里旅行》运用生动有趣的简笔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与内涵,边读边思,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含的情感。

杭州市胜利小学汤沸老师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到的“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学生边阅读边作批注,再通过不同层级的讨论,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辨别选择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杭州市崇德实验学校吴妙言巧妙设计课前谈话,先用文言文介绍自己,再出示“____七岁,能____”的句式,让学生回忆熟悉的人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锤炼思维与表达能力,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语文素养。

杭州市崇德实验学校 张兰琴老师 《精卫填海》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巧妙开展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在预测结果与思辨讨论中悟出精卫的精神。

杭州启成小学余慧琼老师结合《伯牙鼓琴》文中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利用精彩的点拨无形地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学员们观摩了一节节精彩课例,学习了一线教师的课堂实例与深刻反思。创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员们收获颇丰。

研讨课例 实践出真知

磨课研课促成长,好课精自锤炼来。为了将新课程理念更好地落实到小学语文课堂实践中,11月9日下午,六个小组在区实验小学进行分组磨课活动。

六位执教者试教后,学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分组磨课。实践导师对试教课进行了“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反复推敲教学环节,精益求精。导师和组内伙伴群策群力,众筹众智,研磨优课。

为进一步践行新课程理念,推动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向纵深发展,11月29日—30日,在区实验小学开展了学员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王 益谢海英杨扬陈恩禹张乃惠徐稔彤老师给学员们展示了异彩纷呈的课堂。王益老师立足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学情,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基点,引导学生感悟小古文之美。谢海英老师从 “建构情境 默读感知 ”“聚焦环境 丰富形象”“研磨表现 感悟精神”三个方面展开教学。 杨扬老师以语文学习任务群为载体,紧扣语文要素,引导学生默读课文。陈恩禹老师以边塞诗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发现诗词在形式上的区别,走进纳兰性德的故事。张乃惠老师紧抓“美”字,以校园广播站招募成员为情境导入,将学生引入寻美之旅。徐稔彤老师以“学习提示”为抓手,重点梳理月亮的足迹。通过找好玩、有趣之处,想象月亮的静、动态之美,发现课文语言魅力和写作的手法。

感悟聚焦 赋能引前行

本期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90学分研修落下帷幕。学员们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行。每一次学习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每一次提升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学员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新课标的理念,更加准确地把握了新课标的方向,做到心中有尺,脑中有纲,让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上落地生花。

  • 附件【1.jpg】已下载
  • 附件【2.jpg】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