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项目,赋能新课堂——武义县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作者:武义县继续教育中心 沈美 时间:2023-12-07 点击数:
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真实落地,深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微项目的认识,武义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于12月4日、5日在实验小学举行。本次培训为期两天,培训形式丰富,既有理论指导、讲座引领,还有课堂展示、时政述评及说课展示,全县90多名教师参训。
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教授、浙江省教育学会德育分会副秘书长、 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李涛教授作了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讲座。李教授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主要内容、发展策略等方面为老师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此外,李老师还热情地与老师们互动,立足需求特别补充了关于评价实施的内容。
温州市教坛新秀、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来自龙湾区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的王小凤老师创设了微研学的情境,以“汉字为什么能成为民族瑰宝”这一驱动性问题开展项目研究,引领五(10)班的孩子们一起走进中国汉字博物馆,感受汉字的隽永与深远的影响。
浙江省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功展评一等奖获得者,来自浦江县龙峰小学的吴英英老师进行了精彩的时政述评与说课展示。吴老师的说课严谨缜密,充分体现了她对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的研读之精准以及新颖的教学理念;吴老师的时政述评以“述-评-启”的层次来展开,有层次、有梯度,让参训老师耳目一新。
县内三位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立足文本,结合学生真实生活设置微驱动性问题引领学生开展微项目学习,为大家带来了微项目应用于课堂教学的示范。
他们的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小学程露老师引领四(12)班的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父母工作的内容,感悟父母的辛劳;履坦小学王俊彪老师让四(7)班的孩子们在课堂上切身体验插秧、施肥等劳作,从而感知农民伯伯的辛勤付出以及大米的来之不易;茭道小学宋筱潇老师引导六(10)班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自己在不同场域的身份。
以微项目学习为支架的课堂新样态,学生不只是知识层面的学习,而是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学生能够进行创造性地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问题解决、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等能力。
实验小学的李粤老师、泉溪小学的涂淑莉老师结合课题实践作了题为《小学道德与法治安全教育主题微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小学道德与法治微项目拓展学习设计与实施》的讲座,内容分别指向课内与课外拓展的微项目学习,详细地阐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怎样设计与开展微项目学习活动。
最后,教研室副主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潘碧霞老师进一步阐述了在日常教学中开展微项目学习的意义,明确了微项目学习设计的步骤,组织教研组长、学习小组成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讨交流、设计项目。
老师们群策群力,积极进行头脑风暴并派代表进行了分享。潘老师充分肯定了大家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并鼓励大家将微项目学习应用于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新样态,为品质课堂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无止境!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将继续潜心研究,不断探索,积极开展微项目研究,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真实落地,深化新课程改革,推动武义品质课堂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