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根据《宁波市海曙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海曙区中小学(幼儿园)“曙师工程”培养方案》,实施“曙师工程”之“曙光计划”,培养一批职业理想坚定、教学理念先进、实践能力突出、研究反思夯实的骨干教师队伍。2023年12月10日至13日,海曙区第二期“曙光计划”新秀教师高级研修班赴杭开展了为期4天的高级研修活动。
【专家引领·聚力前行】
培训的第一阶段集中学习采取“专家讲座+互动对话”的模式,邀请4位专家以教育科研、信息技术、课题撰写等主题展开报告,进一步提升学员们的教育理念,了解教学前沿,拓宽知识视野,为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思考力与持续力。
浙外教授、原浙江外国语学院社会服务与合作处处长、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卢真金教授为学员们带来讲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教授围绕“三点一线”向学员们抛出疑问,开展头脑风暴,循循善诱地讲解了课题选题的12字诀窍、在课题撰写研究过程中文献检索与分析的重要性、文献综述的撰写等做课题要领,现场大家积极互动,卢教授为学员们答疑解惑。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教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孙绵涛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专题讲座。孙教授基于一线教师的科研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从“如何选择课题类型”“如何确定研究题目”“如何论证课题”“如何关注申报过程”等方面为学员们指明了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与撰写技巧和注意事项。
浙江教育技术中心的张仲华老师带来了一场题为《数字化教育装备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专题讲座。张老师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字设备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师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设备。他的讲解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让学员们对数字化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正校级协理员陈文松教授的专题讲座《问题与载体:让研究改进工作》。陈教授强调“教育科研要做到三气:上要知天气;下要接地气;中要聚人气”,要抓住丰富多样的载体开展实践研究,针对实际问题,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
【跟岗研修·深度学习】
培训的第二阶段由学员们组成各学科小组,分别走进杭州市西湖区百家园路幼儿园、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文苑小学、杭州市留下小学、浙江工业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跟岗研修。通过实地观摩、专题讲座、评课研讨等学习形式,学员们全身心投入,在看中学,在学中思,更能思中有进。
【晨读锻炼·夜学问道】
时光浅浅,书香致远。每天开课前,领读学员带领着大家开卷品书香,以“遇见——陪伴”为主线,用美文浸润心灵,从诵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让共读见证这次美好的遇见……
每日研训的课间十分钟,是学员们最期待享受的锻炼时光。领操学员活力四射,在动感音乐声中,带领大家舒压放松,活动筋骨。一片欢声笑语和蓬勃朝气,让授课专家也情不自禁加入其中。
学而不思则罔。集中夜学以自我规划、集体发展、小组互动等主题,让每一位学员回归成长的内动力,在和同行人对话的过程,梳理出有效策略与方法,得益于自身发展,也助力于团体的提升。
独行快,众行远。因“曙光”而遇,也必将向阳而行,愿大家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