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生海曙,问学求真道 ——海曙区“曙霞计划”名优教师素养提升班学习纪实

作者:海曙区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3-12-21 点击数:

为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宁波市海曙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海曙区中小学(幼儿园)“曙师工程”培养方案》,“曙师工程”之“曙霞计划”名优教师素养提升班在杭州开班。

【专家引领,理论奠基】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高位的理论引领。

本次培训中邀请了2位专家围绕“开展课题研究”“凝练成果报告”等方面,给学员们做了专题讲座。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郭培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巩子坤教授以《教育研究与课题申报》为题,与学员们开展互动式交流,巩教授旁征博引,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院介绍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浙江省教研室评价部教研员、特级教师沈启正老师作了《如何凝练教学成果报告》的讲座。沈老师从选题、构筑、凝练三个角度,基于自己的实践研究,深入浅出地向老师们介绍了如何撰写课题。

两场讲座都指向了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这也让每一位学员意识到,作为区域内的骨干教师,在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更需要以理论为指导,不断地总结、提炼,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效。

【夜学不辍,论坛启智】

为了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明晰个人专业发展,本次“曙霞计划”素养提升班安排了丰富多彩夜学活动。在夜学中,学员们撰写个人专业规划,开展小组研讨交流,参与主题论坛,大家在忙碌中收获着。

12月18日晚上,培训班学员齐聚一堂,举行了“曙霞逐梦,问道启真”的夜学论坛活动。海曙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於宏华、海曙区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赵红、副科长范平海、海曙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陈巨开、浙江外国语学院培训中心主任蒋福良全程参与了此次论坛。

五个小组的学员代表提前半小时抽取论坛主题,经过短暂准备,精彩的论坛拉开序幕。

朱海潮老师从“教育要有光”“教育要有法”“教育要有爱”三方面,讲述了他对教育理解。

施柳懿老师以“教学相长,让学习真实发生”为题,来讲述她心目中的学教关系,提出要构建良好的学习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鲍旭平老师以“让我们像孩子一样”为主题,提出要坚守儿童立场作教育的观点,从满足儿童的身心需要,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给予儿童正确引导三方面展开论述。

王富荣老师做了“守望初心,育梦成光”的论坛,结合自己学校的具体校情,讲述了自己的特色育人实践路径。

姚俊老师提出“尊重个性,允许不同”的观点,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反思了教育的现状,同时也指明了作为教育者可以努力的方向——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以此提升学生的潜能。

五位老师的精彩发言后,学员们针对五个论坛主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会场中不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论坛后蒋福良主任针对每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极具针对性的点评。蒋主任语言幽默,鞭辟入里,深入剖析了每一个教育问题,让学员们获益良多。

最后,於宏华副局长对本次夜学做了总结发言,他对学员们的展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老师们的发言有高度,有深度,有厚度,将自己的教育信仰与海曙教育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对海曙教育的未来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展望。同时还向在座的老师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希望老师们能够成为海曙教育的栋梁之材,为海曙的教育共富不遗余力。

论坛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本次论坛为大家搭建了学习的平台,创设了提升专业水平及理论素养的空间,在专家引领下学习了教育理论,更新了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智慧,也促进了教育创新。

【沉浸实践,跟岗学习】

为了深入学习兄弟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增强学员们的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12月18、19日,“曙霞计划”素养提升班的35名学员分成分成四个小组,走进了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杭州市建兰中学、杭州市五星幼儿园和杭州杨凌子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天的跟岗实践。

两天的实践中,学员们走进教室,看导师们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围坐一圈,听学校在课程建设、教育评价改革、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介绍;漫步校园,感受弥漫其间的浓郁的学校文化。沉浸式的跟岗实践,学员们边看边学,边听边思,边感受边交流,大家都觉得,要把那些好的理念,好的方法带回学校,带回自己的课堂中去。

  • 附件【IMG_6877.JPG】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