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共芬芳 教育共富再前行 ——2024年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名师送教活动

作者:齐朝阳 时间:2024-04-27 点击数:

为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持续提升初中教师专业素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024年4月24日-25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百人千场”名师送教活动在开化县举行。本次活动由省师干训中心组织,共270多名初中教师参与活动。

科学专场

科学本质引领课堂

姚雪飞老师项目化展示课《细胞》,以学生画出心中的细胞了解学生前概念中的细胞并确定项目驱动性问题:“如何设计并制作一款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把原理是什么、用什么做、怎么做、如何推广四个子问题转化成学习细胞生物学知识、设计制作细胞模型、展示产品并优化改进三个子任务,以任务推动项目的设计、实施、改进和评价。同时基于技术史、科学史使学生体会到技术源于知识,又能使知识推广与深化。

陈敏老师项目化的展示课《二氧化碳》,课堂以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为项目背景,以氢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情境,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以及资源整合为前提,以“灰氢一蓝氢一绿氢”发展路径为主线,以“感知碳排放”“感受碳吸收”“感悟碳中和”等学习任务为抓手。通过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分析评价和反思提升等活动,体会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建立认知模型。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化学物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苏子辰老师展示课《牛顿第一定律》,以推小车游戏导入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助力学生思考、质疑、构建、推理论证以及辨析能力。基于学为中心,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视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课堂引发学生思维、讨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师生互动,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意见,引导学生对理想化状态下力与运动关系进行新的思考,课堂实施效果好。

阐述交流,思想碰撞

三位上课教师对上课思路和课后反思进行交流。听课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相应点评指出,三堂课精彩纷呈,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很好体现了科学本质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思维的碰撞让智慧的花朵得到了绽放!

专家讲座,指明方向

杭州市钱塘区教师教育学院的省特级教师陈锋老师为参会的科学教师作题为《新课标新评价下优质课的设计》的讲座。讲座围绕“新课标新评价下优质课的设计”深入分析了国际PISA考试的导向、国家文件的要求以及课程标准的变化和要求,提出了课堂教学设计的众多策略,并以丰富的课例生动展示,令在座的老师叹服他的深厚素养与敬业精神。讲座中,陈老师强调教学要注重体现科学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专场

研学共进,示范引领

开化一中姜黎老师执教的是《大道之行也》一课。姜老师大胆创新,将课文与改编后的故事《原谷》巧妙融合,情境设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任务的设置层层递进,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巩固了旧知,也加强了对表达能力的

培养。

杭师大东城中学张东平老师执教的是《卖炭翁》一课。张老师以“发时代之声,思少年之责”为课堂主题,在古诗文教学内容的限度之内,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过程中逐渐领悟文本所承载的时代之灾难,时人之苦楚,颇具现实意义。

杭州市丁蕙实验中学王娟老师执教的是《杜甫诗两首》,在多元对比阅读中,以“圣”字立骨,通过“朗读一组诗”“叙述一件事”“关联一个词”,王老师躬亲示范,促进学生个性化表达,感悟特定时代背景下诗人的圣人情怀。

说课分享,研讨交流

三节精彩纷呈的展示课之后,三位上课老师就课堂教学环节及其背后的设计理念进行了观点分享。

教研员陈强富老师观摩了三位教师的课堂呈现,首先对她们为全县语文教师提供宝贵的学习资源表示感谢,对她们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陈老师指出,现阶段语文教学不能再因循守旧,而要重视提高学生在讨论、思考和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应从基础的背诵记忆知识提升到理解应用,一切以课标为基。针对古诗文的教学,更应注重挖掘其中蕴含的立德树人价值。总之,我们要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宽自身的视野,以期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

专家讲座,指明方向

省特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东城中学校长宋莉为大家带来主题为“落实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堂建设”的精彩讲座。宋校长以介绍校园文化为切入点,谈论了当下教学的现状,点出好教师和好课的标准,强调德育与教育并重。老师们都应当在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在深度备课的基础之上,探索学教方式的改变。通过问题驱动,构建真实的任务情境,并在课堂中因势利导,自然生成,让学生创造着成长。

数学专场

深入课堂细把脉,深耕细作促成长

钟城明老师首先利用如何画出一个三角形沿一条边中点逆时针旋转180°而得到的平行四边形图像导入课堂,带领着学生们回顾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方法。同时,他采用一题一课模式,始终围绕对称中心所在的直线展开讨论。在复习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让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知识的理解。此外,他还鼓励学生们积极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锻炼表达能力的平台。

姚进老师带来的《3.6.2同底数幂的除法》真正体现了数学素养导向的教学理念。课堂上,他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启示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教会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姚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索数学问题,课堂氛围活跃而高效。姚老师的课堂落实有效,每一次教学都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他不仅传授知识,更引导学生探索数学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的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赵雁泉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平行四边形中的构图》,从无图到有图 、以不变应万变,教学重点明确,以素养导向精准落实本节课堂。无图题往往需构造图形来辅助解决,而直接借助分类讨论思想构图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这样的构图中,学生常处于"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赵老师成功激活了学生思维上的连接点,以寻求构图的关键所在:找不变的图形和不变的数量关系。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探索数学问题,课堂氛围活跃而高效,并在氛围中精准落实核心素养,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教而有研,研而有悟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滨江教育研究院院长苏建强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准细致的点评。苏老师认为三位授课老师教学重点明确,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聚焦问题设计,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苏老师还对三位老师课堂展示中出现的“个性”分别给出了独到的评价和剖析,让与会的老师们豁然开朗。

专家讲座,指明方向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杭州滨江教育研究院院长苏建强带来了专题讲座《让知识自然生成,促能力全面提升——基于学习立场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他从“深度教学与学习发生”的具体实践过程作出全方位的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限的教导、多元的教法、全景的立场,学生充分地参与、活泼地学习、创新的应用,让知识自然生成。结合九年级“锐角三角函数”的教学,条分缕析的解说如何使课堂引入更加接地气,如何使已有知识向新知识进行更好的转化,又如何为学生架设探究的阶梯,促使学生拾级而上,逐步提升能力。苏特细致入微的讲解,使全体参会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此次“百人千场”名师送教活动为开化初中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开化教师将带着思维碰撞后的收获,且思、且感、且悟,且行,继续谱写“开化教育”新篇章,为开化县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贡献新力量。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