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而遇 向“数”而行——嵊州市小学数学90学分培训记略

作者: 时间:2024-06-11 点击数:


为进一步促进嵊州市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探索新型课堂教学路径与策略,2024年6月4日,嵊州市2024上半年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数学90学分培训第三阶段如期举行。

一、教以慧心 启以致明

6月4日上午第一节课由嵊州市鹿山小学的朱楠老师带来《搭配》。朱老师借助搭配衣服、早餐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历经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以此渗透简单的组合思想,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组合方法,进而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应用组合思想方法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也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第二节课是嵊州市剡山小学张雨欣老师所带来的公开课——数学项目化《我是植树规划师》。张老师由讨论操场大课间活动时太热太晒,引出“在操场四周植树”这一驱动性问题。接着,学生运用材料包中的学具进行摆一摆、画一画,通过小组合作得出植树方案,且找到了不同方案下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整节课始终紧扣驱动性问题,以高阶认知涵盖低阶认知,把学科知识融入其中,达成了学科知识与项目化学习的双线并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第三节课是嵊州剡溪小学的赵若倩所带来的《寻找超级水精灵币》。赵老师以“寻找超级水精灵币”这一游戏形式来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于 2 颗、3 颗中寻找时,通过直观演示与课件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发现利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而后从 8 颗中找时,直接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展开合作探究并进行互学,使学生在列举和比较多种称法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优化过程,从而掌握寻找的最优方法。当在 9 颗、10 颗中寻找超级水精灵币时,运用此前探究所得的发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思考中经历方法和规律完善的过程。

公开课结束后,由绍兴市教育体育教研室的裘迪波老师对这三节课进行点评,裘老师点评到这三节主题项目化学习课以数学核心知识为载体,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设置有意义的挑战任务,给学生提供一个多维度的探索空间,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对数学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与理解,并运用问题解决的高阶认知策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形成成果,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6月4日下午,由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高级教师王霞老师带来讲座《觅落脚点,探真学习》。王老师先是以白马湖好课为例,提出要引导真学习、指导深学习、辅导会学习,并且依据此提出了五条助力孩子学好数学的建议。王老师觉得在从落脚点到真学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从材料、错题、关键处这三个方面展开讲解。关于材料,是从联系生活、主动探究,自主建构、多维表达,直观呈现、理解本质,创新材料、感悟思想这四个方面来阐释如何让“材料”说话。对于错题,则是从教师讲解、知识回顾、方法强调这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设置题组联系、搭建思考支架、优化教学形式来认识错题的重要性。而关键处是从在知识衔接处发力、在经验接轨处发力、在生成差异处发力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讲解,这些讲解让老师们收获颇大、受益匪浅。

二、以知促行 学以致用

6月5日上午,由嵊州市剡溪小学的张美佳老师带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用字母表示数》。这堂课对于孩子而言,是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的关键所在。张老师借助小杰等同学连续颠球的实际情境,成功突破了带字母的式子既表示数量又表示数量关系以及在特定条件下有范围等教学重难点。张老师精于抓住问题核心,立足整体,做到了早作启发、中有突破、后有拓展,使得代数思维在数学课堂中得以落地生根。

接下来,由绍兴市教育体育教研室的裘迪波老师带来讲座《核心素养指引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裘老师依据浙江省小学数学作业的调查现状,以控量提质作为目标,从作业内容多元性、作业难度层次性、作业主体选择性以及作业评价自主性等原则出发,给我们阐述了作业设计的总体路径。其观点十分质朴,并且立足于学生的视角,为一线教师在作业方面开启了全新的视野。

6月5日下午,浙江省教坛新秀孔忠伟作了《用新课标落实“新”研究——谈新课标理念下的研究启示》的专题讲座,整个讲座主要分成三部分,首先孔老师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进行了整体解读,分别从育人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策略。其次孔老师结合具体的课例,围绕新课标“综合实践”的内容,通过多次磨课的过程来介绍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注意事项。最后,孔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过程,以习题设计为主要载体,不断进行迭代,阐述了自己如何从课标出发的研究历程。因此,整个讲座,不仅让老师们更加清晰了《课标》内容,同时也为老师们提出了具体研究的路径,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三、汇聚云端 师道同研

6月6日上午,由衢州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国培训专家裴云姣老师带来讲座《“分数”那些事--谈谈新课标理念下的“分数”版块理解及教学》。裴老师从“分数‘哪些事’?”“哪些是‘难事’?”“为什么‘难’?”“怎么办‘事’?”这四个方面对分数教学的难点以及解决策略予以了分析。裴老师提出:其一,分数运算与分数概念的教学均可体现出教学的一致性;其二,分数概念在纵向发展深入以及横向连接方面存在问题,并且概念教学中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持续变化,这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分数学习感到困难。针对分数教学中那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裴老师进行了详细解读,从学生认知层面、知识与教育目标层面、教学策略层面、数学思维层面以及课标理念层面进行了梳理沟通,从而为现场老师解开了谜团,也促使大家明确了分数教学的正确方向。

至此,本次教师培训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教育的追求永远不会结束。让我们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不断提升自我,让我们带着培训给予的力量,在教育的田野里辛勤耕耘,收获满园芬芳!

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