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风诵月传雅意,吐字载情寄芳华 ——余姚市中华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培训

作者:余姚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5-04-01 点击数: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经典诵读培训活动如约而至。这不仅是一次提升教师素养的契机,更是一场与传统文化隔空对话的诗意之旅。通过经典诵读培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之美,也开始深思如何让诵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雅诵传薪润泽心灵

3月27日上午,洪丽敏老师为本次培训拉开序幕,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雅诵传薪——教师经典诵读指导力跃升”的讲座。洪老师从声音的本源入手,向老师们娓娓道来科学塑声的方法与语音技巧的运用。通过现场指导、互动交流以及优秀作品赏析,老师们不仅认识了诵读的技巧,更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随后,洪老师深入浅出地分享了诵读与演讲的态势技巧,从仪容仪表到身姿、手势,从面部表情到情感表达,为老师们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诵读指导图谱。最后,洪老师还就演讲的开场与应变、朗诵内容的选择等实际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老师们纷纷表示,这场讲座让他们对经典诵读的指导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对如何在教学中传承经典文化充满了信心。

声随情动,意切神出

3月27日下午,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一婷教授带来了一场题为《声随情动,意切神出——例谈诵读技巧》的讲座。王教授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将千年文脉化作可触摸的声纹图谱,带领老师们在经典文本与当代声腔的共振中,体会语言艺术。她从语言表达技巧、发声训练技巧到副语言辅助手段,逐一解析,深入浅出,通过生动的示范与实践探索,为老师们开启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诵读美学之旅。王教授的讲座不仅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的内涵,更为诵读教学提供了多维度的启发,让老师们在声与情的交融中,体悟到了诵读艺术的深邃与动人。

经典赋韵,推陈出新

3月28日上午,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俞哲华老师为本次线下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俞老师凭借其丰富的经典诵读作品创作经验,从态势语言、配乐与背景视频制作、队形设计与变化、灯光设计、服装与造型五个维度,为老师们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舞台诵读作品创作框架。她指出,一场优秀的舞台诵读作品必须以细节取胜:态势语言能让文字中的情绪具象化;服装造型既传递时代烙印,又需契合当代审美;音乐和影像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情感的载体;聚散开合的队形变换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而冷暖明暗的灯光交替则是视觉引导,更是意境的营造。俞老师的讲座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经典诵读不仅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场视听盛宴的精心打造。

以声传情,以读育人

在数字化与智能化交织的当下,诵读艺术正是抵抗语言扁平化的有效盾牌。“当AI可以模仿所有音色时,唯有灌注人文体温的‘声外之意’,才是人类诵读不可替代的灵魂签章。”教师们应当成为声波中的文明传灯人,让学生在诵读中触摸历史的脉搏,在声纹的褶皱间解码文明的基因。

这场经典诵读培训不仅让老师们收获了专业的指导,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诵读不仅是语言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以声传情,以读育人,让经典诵读在教育的沃土上开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