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晚,浙江省潘新华名师网络工作室在诸暨荣怀教育管理集团王慧君老师主持下,借助腾讯会议平台,成功开展了以“深度践行新课标高效推进高(中)考复习备考”为主题的线上研修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政治选考真题与高(中)考复习策略,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深入研讨,成果丰硕。
聚焦高考真题 同研新课标践行之策
活动伊始,各小组围绕2023年以来,尤其是2025年1月浙江省思想政治选考试卷,从不同视角分析新课标在试题中的落实情况。
第4组桐庐富春高级中学张明孙老师以“价值引领”为视角,分析真题在试题设计和考查目标上价值引领功能的体现,通过紧扣时代主题、强化社会责任、融合学科素养与家国情怀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体表现在:国家政策导向,突出政治认同;浙江实践切口,强化地方特色;学科知识渗透,深化育人功能;聚焦社会热点,培育家国情怀;强调哲学思辨,树立正确判断;创新高考题型,实现价值内化;回应改革方向,价值能力并重。
第3组台州中学项笑笑老师从“素养立意”出发,指出真题紧扣课程标准,通过综合性的题目设置,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打破了知识的单一考查模式,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素养立意的复习备考建议:在情境设置上,试题选取真实复杂的社会热点、生活案例;在问题设计上,注重开放性与综合性,设置需要多维度思考、综合运用知识的问题;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上,通过设置判断、辨析类问题,检验学生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水平。
第1组王慧君老师以“场景创设”为切入点,明确近三年选考真题命题思路,中国高考评价与新课标在情景创设上的要求,分析选考真题情境创设方面的特点、变化,在横向上情境丰富多元、考查目标明确、贴近现实生活、素养导向明显,纵向上探究性与开放性增强、素养考查更深入、地方特色的强化。提出复习备考建议: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创设情境;分层设计情境问题;多样化形式呈现创设情境;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情境;创设跨学科的综合性情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
第2组桐乡市高级中学金涛老师分享:基于课标要求和选考试题的高阶思维培育。金老师先明确高阶思维涵盖分析、评价和创造等能力,它在课程标准里有充分体现,像学业质量水平分层、学科核心素养要求都涉及高阶思维。他指出,选考通过限制式的表现性评价,考查学生多方面能力。谈及复习课教学,金涛老师建议,通过构建知识体系,绘制模块内外思维导图,让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基于真实情境设置序列化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进行精准评价并给予方法指导,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紧扣中高考考脉 共探复习优化之方
此环节,各小组围绕价值引领、素养立意、场景创设、高阶思维四个视角,对初高中复习课例展开研讨。
(一)聚焦说课,探索复习有效路径
诸暨荣怀学校宣国荣和衢州市衢江区杜泽中学卢云云老师的说课内容为思政复习备考带来新启发。卢老师围绕“新课标下的选考二轮复习——跨模块综合题的解题方法探索”,从如下方面说课:精准化解构课标,锚定素养方向;深度化解析真题,构建思维模型;情境化实战演练,提升解题能力;动态化教学反思,优化教学闭环。
宣国荣老师代表金琦波老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解读”为主题,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环节进行说课。
(二)分析课例,共探复习优化之方
各组从价值引领、素养立意、场景创设、高阶思维选择一个视角如何优化高(中)考复习备考,借助精美PPT进行交流分享。
第3组清华附中嘉兴学校龙洁和清华附中嘉兴实验高级中学刘红伟老师从价值引领视角分享。龙老师指出项目化学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爱国”内涵,培养相关能力与情感。她肯定了该教案通过邓小平事迹融合历史与现实、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等优点,也指出存在教师主导过多、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为此,龙洁提出改进建议,包括设计开放性任务增强学生主体性、增加实践活动、引入多元评价、融入浙江地方特色以及深化情感教育,为思政教学中开展项目化学习提供了有益参考。
刘红伟老师分享高中思政课价值引领策略。刘老师以真题为例,阐述了通过剖析真题、设计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实现价值引领的教学思路。同时指出教学中存在议题不够贴近生活、缺少价值冲突等问题,并给出相应改进建议,如选择贴近生活案例、创新活动形式等。此次分享为高中思政教学实现价值引领提供了有益参考,助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
第2组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学韩贤发和宁波市奉化区江口中学华陈双老师从素养立意视角分享。韩老师围绕在真实情境中考查素养展开分享。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爱国’解读”项目化学习为例,展示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能力。韩贤发结合大量真题,分析了命题在立意、情境创设和任务指向等方面的要点,强调通过真实、典型且适切的情境,考查学生多方面核心素养。他还提出教学思考,建议教师从情境创设、思维建构和方法选择入手,采用案例教学、议题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素养,为思政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华陈双老师认为素养立意是教育教学核心导向,强调其情境化测评、过程性评价等特征。她分析该课优点,如从课标“综合性”要求对接跨模块试题、真题评分关注素养目标等;也指出存在的问题,像“素养”评价不明显、提问不够辩证等,并给出改进建议。此次分享为高中思政选考二轮复习提供了基于素养立意的教学思路,助力提升教学与备考质量。
第1组宣国荣老师和嘉兴高级中学张智怡老师从场景创设视角分享。宣老师分享了以“小平,您好!”为实践探索的中考社会法治复习课经验。宣老师指出,通过生活化场景,从“饭圈乱象”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多模态素材创设沉浸式场景,还原历史;借助项目化场景,组织学生分组协作探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高效知识体系建构。同时,他还提出优化策略,建议加强历史与政治、语文等学科融合,深入理解历史事件;通过设计模拟谈判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外交博弈,为中考社会法治复习提供新方向。
张智怡老师围绕高考政治复习中“场景创设”展开分享。张老师指出,场景创设对接课标要求,具有时代感、贴近生活、融合多模块知识等特点,对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意义重大。通过分析浙江高考真题,她展示了场景创设在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复习方向等方面的优点。同时,针对学生答题问题,提出分层设计情境、拓展情境深度广度、增加情境多样性等改进建议,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知识迁移等能力,为高考政治复习提供了实用的场景创设策略,助力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应考能力。
第4组镇海中学嵊州分校龚君华和海宁市高级中学张嘉辉老师从高阶思维视角分享。镇海中学嵊州分校龚君华代表第4组分享初中历史教学中高阶思维培养策略。龚君华阐述了高阶思维的内涵,强调历史高阶思维养成需知识与思维协同发展。他以“谁是最闪亮的星”项目化学习中考复习课为案例,该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借邓小平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梳理时空、分析讨论,挖掘历史意义。课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结合的方式,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龚君华还提出通过设置情境冲突问题链、积累学术素材等方法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为初中历史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助力提升教学质量。
张嘉辉以“‘四新’视阈下指向高阶思维的跨模块综合题复习课”为主题进行分享。张嘉辉明确了高中思政学科高阶思维的内涵与核心表现,结合浙江选考政治小论文真题,展示了考查高阶思维的方式。他还提出一系列教学策略,课堂上可借助思维可视化工具、任务驱动学习等引导学生;课外鼓励学生参与时政评述、社会调查等活动。这些策略旨在帮助学生跨越从知识积累到能力提升的关键阶段,用马克思主义思维分析现实问题,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改革。
导师精彩指导 铺就复习提升之路
在第一部分,导师潘特对各组分享进行了简要点评和指导。他肯定了各小组分析视角的独特性和深度,同时指出在分析过程中可进一步挖掘试题与新课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不同题型对学生能力要求的差异,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学。
对第二部分活动,潘新华导师围绕新课标考改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应答展开分享。潘新华将新课标比作教学界的“高德地图”,强调其指引作用;把新考试形容为命题人玩“密室逃脱”,突出其创新性与挑战性。他提出新课堂应秉持“少即是多”的哲学,教师要从C位讲师转变为“场外辅助”,助力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们每天进步一点点,都是新进步。此外,还提及工作室年度考核、名师金课建设及4月研修活动筹备等事项。
此次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分享、深入交流,在导师的专业指导下,对新课标在高(中)考中的落实情况与复习策略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还为复习备考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思路与方法。展望未来,工作室将持续组织系列相关主题活动,为成员们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学习平台,助力成员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