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助力教师精准把握新教材内核,应对中考命题新趋势,嵊州市初中数学教师90学分专题培训于近日圆满结束。本次培训聚焦“三新”核心议题,通过专家引领、课例研讨、实践反思等形式,为参训教师提供全方位指导。
一、新课标解读:从理念到课堂的实践转化
课标导向的教学重构:培训围绕新课标“核心素养导向”要求,初中数学教育通过明确的培养目标指引课程标准的设计,进而细化为具体教学目标,并最终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活动中,确保学生在系统学习中逐步达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设定了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等领域的学习要求(课程标准),教师据此制定每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并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
案例课示范与研讨:通过案例课“整式的除法”示范和研讨,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能力,即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注重情境引入、符号化表达、分步讲解、实践练习和反思讨论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系统的代数思维框架。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如地运用代数知识,解决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
二、新教材剖析:结构优化与教学策略创新
教材变动深度解析:新版教材采用模块化设计,将知识点按照主题进行分类,如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点呈现螺旋式上升的特点,新教材强化数学文化渗透(如中国数学史)、增设“综合与实践”板块,注重知识点衔接的整体性。新版教材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重视他们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项目展示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教学策略升级:针对新版教材的变化,培训倡导“三读懂”(政策、课标、教材)与“三理解”(学科、学生、教学)原则。优化教学方式,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助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学会“长时间思考”,掌握知识生成的全过程,做到深度学习,让学生学习数学研究的一般框架,用研究的方式学数学,构建学习知识的一般研究路径。
三、新中考应对:命题趋势与复习策略
命题方向研判:专家指出初中数学中考命题紧密围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能力。强调基础与综合应用相结合;突出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重视跨学科融合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复习课优化路径:教师和学生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并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训练。利用教材母题变式训练,夯实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转化能力。复习课应设置递进式问题,帮助学生回顾和固化;设置对应性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构建;设置总起性问题,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设置回望性问题,引发学生反思和总结。通过“一题多解”“多题归一”等策略,强化学生迁移创新能力。
本次90学分培训通过多维赋能,助力教师实现从“经验型”到“研究型”的转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嵊州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吕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