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研训共生——温玉两地共探未来教师发展新路径

作者:玉环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5-04-21 点击数:

为深化校本研训内涵建设,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转型,2025年4月18日,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综合研究室主任郑明义教授领衔,玉环市初中校本研训精品孵化站成员学校分管领导、科室主任及教研组长等27位精英团队齐聚温州市实验中学,共同参与"未来教育·数字赋能·精准教研"主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专家引领、技术融合与实践对话,为新时代教师专业成长注入创新动能。

高端引领:智慧分享启新思

活动特邀温州市实验中学专家团队,围绕教师发展、数据驱动、智能教育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度研讨:

温州市实验中学学与教研究处主任林秀艳在《建立未来教师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技术研修》专题报告中,系统阐释了教师梯队建设的创新路径。她指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思维模式的迭代升级,并详细解读了"0+1+X"新锐教师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新手教师(0基础)为培养起点,通过导师制(1对1)精准帮扶,构建多维能力(X维度)发展体系,形成阶梯式成长支持网络。

温州市实验中学教师发展处主任金雷的《基于多维数据的精准评估分析与有效教学指导的实践》报告,生动呈现了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实践图景。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整合学业数据、行为数据、教研数据等多源信息,建立动态评估模型,实现从经验导向到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转型,为精准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温州市实验中学学术中心副主任林美珠在《AI+教育:构建教师数字素养发展新生态》主题分享中,前瞻性描绘了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她强调,人工智能不仅正在重塑教学场景(如智能备课系统、自适应学习平台),更在推动形成"人机协同"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范式。现场展示的AI教研助手、虚拟实训平台等创新应用,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提供了实践范例。

英语教研组长吴舒兰与语文教研组长陈丽伟分别从学科建设角度分享了团队发展经验。吴组长结合英语学科特点,系统阐述了"PDCA循环"在教研活动标准化建设中的应用;陈组长则基于语文学科实践,创新性提出包含课程开发、课堂实施、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四个维度的团队协作模型,为跨年级教研提供了新思路。

智慧碰撞:多维对话促融合

活动现场采用"主题报告+互动研讨"的形式,围绕数字化教研转型、跨学科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先进理念与玉环市教师的实践智慧相互激荡,为校本研训的精准化实施和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郑明义教授在活动总结中指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教师要主动拥抱变革,将数据思维、智能素养转化为教学创新能力,同时呼吁各地区加强协同合作,共享优质资源,共同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数智融合,教育新程

本次研修活动既是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更是教学实践的创新启航。在数字化浪潮席卷教育领域的今天,教师的专业成长正迎来"精准培养、智能支撑、协同发展"的新纪元。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前沿探索与玉环教育人的实践智慧,共同勾勒出未来教师发展的清晰路径。期待两地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持续深化"理念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合作机制,让智慧的种子在课堂实践中生根发芽,共同谱写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精彩华章。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