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之约放心声——嵊州市2013下半年小语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开班受训纪实
作者:sx_szsjsjxxx 时间:2013-10-21 点击数:
10月19日至20日,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参加2013年下半年小学语文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的180位教师,正在忘我聆听浙师大硕士生导师张志攀、嘉兴秀州教师研训中心副主任徐如松、桐乡高中中学高级教师严僮伦、温州教育学院林日正等四位专家的专题讲座。专家娓娓道来,受训教师专注、专情和专心听讲,还不时传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与会意的笑声。
仰之以高:让《易经》滋养语文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这次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90学时培训,教师进修学校请来了浙师大硕士生导师张志攀为受训教师讲授《易经与语文》。张教授从《易经》与语文的渊源说起,“突如其来”、“谦谦君子”、“虎视眈眈”等词语都来自《易经》;“与时俱进”、“和谐社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都典化于《易经》的爻辞典。张教授还把把语文、语文味、语文本色、语文素养等理念,用“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对立统一思维考量与分析,为老师们清晰地呈现了语文是什么?语文味何来?何谓语文本色?语文素养又作何解?让老师们耳目一新。
咬文嚼课:让教学更加精彩
徐如松老师自提出“立面语文”的教学模式后,在语文圈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如今他又热衷于“咬文嚼课”教学艺术追求。徐老师从“把握教材”的开讲,到“问诊课题”的高潮掀起;从“教育艺术”的思考,到“语文岁月”的叙事,每一环节的讲座都紧紧围绕“咬文嚼课”的中心,用细微处见精神的讲座风格,常常独具慧眼般提出一些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问题:《老师,你知道英子的残疾吗》《当“省略号”遭遇“句号”》《让人物发出自己的声音》等,让受训老师收获了对语文课程、语文课堂、语文教学难得的细腻感受。
鲜活力量:阅读是教师的终身大事
“今天你阅读了吗?”严僮伦老师单刀直入,接着严老师从读书的好处、读书的乐趣、读书收获的三个层面来展开,最后严老师发出“阅读让你拥有美丽的人生”心声。整个讲座用大量的实证解析了阅读的无穷魅力和鲜活的力量,鼓励老师们要通过阅读,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拥有非凡而美丽的人生。更难能可贵的是严老师详细地介绍了他个人独创并已经获得国家专利的“阅读专用笔记”。笔记的核心内页左右合起来为一页,内页左侧为备忘录,可以记录读书编号、日期、书目、体裁、作者、出处、字数及累计阅读字数,内页右侧是读书收获,可以记录提要、摘录、感想和评论。“这种设计,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非常有用!大家参考可以,但如果照着印刷,则属侵权!”严僮伦说,这种阅读笔记的功效已经在桐乡实验小学原301班得到了体现。通过培训,坚信“阅读关乎人的一生,也是教师的终身大事。”这样的理念一定耕植在受训教师的心田。
新教育:让学习成为一种浪漫
“什么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行动是什么?”林日正一一道来,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晨诵、午读、暮省”是一场儿童阅读教学的变革,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一种回归朴素的生活方式。现在的孩子不断受到了威胁,如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学习应从浪漫到精确到综合,林老师用《好饿的毛毛虫》、《大树和男孩》、《电话里的童话》三个童话故事来揭示:从尊重儿童童心出发的浪漫学习,其终极目标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更加充满兴趣,更加富有成效性,深入浅出地给出了浪漫学习的时代解读。静静地在教室开出一朵花,胜过于千万次漂亮的演说。从培训的现场我们似乎看到了许多“浪漫学习”之花正在悄悄含苞。(徐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