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诸暨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带领近百名学校青年干部赴浙江大学进行集训。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大大拓宽了视野,“颠覆”了以前的许多观念,受益匪浅,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为加快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养,推进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使诸暨市中小学后备干部加深对现代教育思想的理解,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管理的思维方法,把握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若干对策,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成为具有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先进办学思想的学校管理专家,诸暨市教育局和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2014年3月—4月期间,组织了学校青年干部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和第二阶段的实践跟岗培训。经过一年多的自主研修和实践磨练,2015年11月又赴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了集中培训。参加本次培训的有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学校青年干部共93人,其中,高中青年干部23人,初中青年干部23人,小学青年干部30人,幼儿园园长13人,名校长培养对象4人。本期培训内容由理论学习和现场考察两部分组成。理论学习部分主要倾听了浙大三位大师的报告。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管理学博士蒋文华老师深动演绎了《博弈论和企业经营管理》,蒋老师阐述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和博弈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深入浅出,幽默生动,对于启发思想、理清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技巧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针对学校如何博弈、如何制定学校管理策略、如何改变博弈结果、如何实现合作共赢、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进行了详细解析。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特聘讲师、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推广与普及教育专委会委员丁勇副教授的《互联网思维与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影响深刻。丁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是好年轻!是那种会专研、有知识、有抱负的年轻一代!他与大家分享了他的“中国梦教育梦 茶人梦”,听了着实让人感动。有他这样的青年,农民有希望,中国有希望。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努力教育和教学,为中国的明天作出自己小小的一点贡献。浙江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中国农民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徐旭初老师演绎了《国学与领导力提升》。徐教授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诠释着深厚的国学文化,以独到的观点阐释了何谓国学、国学何以修身养性、国学何以与管理学融会贯通等问题。学员们领略到了博大精深的国学智慧,体会到了“初心”、“易变”、“简从”、“少而精”、“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和处事哲学。聆听徐教授的句句箴言,不禁感叹:人不管怎么纯洁,在滚滚红尘中,不可能不染上尘埃,所以需要经常反省自己,提醒自己,能做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好。经历不等于经验,经验只来自于回顾和反省。期间培训班还走进教育现场,考察了浙江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杭州第十三中、杭州文三教育集团之文苑小学、绿嘉苑小学、紫荆幼儿园等杭州名校。通过参观校园、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环节深入了解学校管理特色和文化。一路走来,感觉这几所学校虽小,但环境优美,校园干净整洁,每一处地方都体现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几所学校管理理念先进,管理制度完备,管理措施细致到位,充满人文关怀,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强;几所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教育质量好,充满灵性与活力。校长们感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路,激发了干劲。
整个培训过程,全体学员表现出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家能够克服工学矛盾,安心学习,深入思考,学员黄国栋在培训体会中这样写道: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有一座老校长竺可桢的塑像,塑像下面有他的名言: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了做什么样的人?虽然我只是参加浙大的培训,不是正儿八经的浙大学生。但不知怎地,一看到竺老先生这句闪烁“求是精神”光芒的名言后,立马提醒自己既然踏入了这所著名的学堂,就要秉承其“求是精神”,就要珍惜宝贵的校园生活,享受丰富的精神盛宴。在这几天的培训中,大家也正是这样践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