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日,浙江省特级教师沈颖洁老师带领名师工作室的30多位成员在富春第三幼儿园集结,共同开启了一段音乐教学研修之旅。富阳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富阳区幼儿园A类培训班和富春三幼共同体、姐妹园等一百多位老师参与此次研修活动。
省名师工作室展现了三个精彩纷呈的音乐教学活动:首先是临安市锦北街道中心幼儿园赖晓琴老师的《大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找家》。选材包含了教师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如青蛙跳荷叶的图谱很情境化,荷叶大小、数量的变化,是让幼儿感知节奏的巧妙方式。活动中赖老师创设了温暖、唯美的氛围,始终让幼儿萦绕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活动中孩子们犹如一群可爱生动的小青蛙,在情境中非常自然地感知音乐、学唱歌曲,让在场的老师也有了一种审美感动。接着是绍兴市嵊州仙湖幼儿园裘金圆老师的《小班音乐游戏:咿呀咿呀哟》,活动目标明确,核心经验是感受旋律,能对反复出现的特定乐句“咿呀咿呀哟”作出反应。裘老师是一位非常有亲和力的老教师,活动中暖暖、亲切的回应和互动,充分关注到了小班幼儿的心理需要,给予幼儿心理上的抚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三个活动是本园汪慧儿老师的《中班律动活动:鸡蛋哥哥》,活动对音乐本身的发展点非常明确,主要是感知音乐中的休止、强音,倾听音乐,联想各种各样的情节,做出“伸、躲、跑动、静止”等相应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形象。赋予儿童发展的意义在于学会在集体的音乐活动中去享受和同伴共享空间的能力,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活动设计主要根据音乐特性,选择了够用的鸡蛋哥哥绘本故事,链接幼儿的生活经验,用躲迷藏的游戏方式串联整个教学组织。
浙江省特级教师沈颖洁对三个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并给每个活动的优化提出了金点子,她指出做音乐不单只是做音乐的节奏、节拍、旋律,同时要关注儿童“全人”的人格培养。随后的专题讲座“音乐要素的意象化处理——回归审美内核的音乐活动设计”更是引领我们走进音乐教学活动的本质。什么是音乐要素、为什么要处理、怎么样才算是“意象化”处理以及如何把握“翻译”的尺度等问题,沈老师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名师专业的讲解和现场的示范,“颖”人入胜,让老师们如同享受了一顿盛宴,时而用眼睛欣赏、时而又用耳朵享受,整个上午大家都用心聆听,收获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