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迎来了教育的春天——长兴县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16学分培训顺利举行
作者:cxjsjxxy 时间:2018-03-28 点击数:
在这温暖的春风里,在这明媚的阳光里,长兴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迎来了教育的春天,长兴县一百多位热爱小学品德教育,乐于钻研《道德与法治》学科的一线老师,享受到了新教材培训带来的幸福与快乐。日前,由长兴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解读16学分培训” 在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顺利举行。
长兴县从2017年9月起在一年级学生中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虽然这与二年级学生正在使用的教材名称相同,但是出版单位、内容、目标千差万别,如何正确解读课程理念、把握教材目标成为一线老师教育路上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次新教材16学分培训有的放矢,犹如一场及时雨,给所教这门学科的老师打开了教育的大门。培训活动共两天时间,采用课例观摩和专家讲座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黄海丽老师展示了一年级下册《我和我的家》一课。黄老师用春风般和煦的语言引领孩子们感受家人的爱,又用简洁明了的家庭结构图指导孩子们明白家庭近亲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课后黄老师对课的设计进行详细解说,一堂“爱我小家”的课,不仅包含着黄老师在孩子心中根植“家国情怀”的美好理想,也体现了黄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家庭教育板块的深刻理解。随后,特级教师县品德教研员沈莉老师作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黄老师对新教材内容与目标的准确把握。接着,沈老师从“理解和把握教材特点、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教学参考资料介绍”三个方面为老师解读新教材,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讲解课程意义与实施方案。县级名师殷春萍老师展示了二年级下册《我长大了》一课,课后来自德清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沈凤佳老师第一时间进行点评,分析了殷老师课上的精彩之处,同时也给出改进的合理建议。点评之后,沈老师就“树立规则意识,强化法治教育”做了系统引领。县级名教师徐静老师和学员们分享了她在本学科中的教育研究成果——《品德课程中地域习俗体验活动的实践研究》,徐老师的介绍唤起了学员们对研究新教材的深层思考,鼓起了老师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信心与动力。 第二天上午,两位外来嘉宾的分享拓宽了学员的眼界。安吉递铺小学裘兰带来了一年级下册 《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安吉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袁和林老师做了“关注感性,凸显理性”的讲座。亲切可爱的裘兰老师组织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习整理书包、叠好袜子,开展整理“小达人”争夺赛,引领孩子们回家学习折衣服,整堂课在一个一个活动中交流、感悟,培养孩子生活的本领,引领孩子们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课后,袁和林老师从裘老师的课起说,具体阐述了新课程中如何巧妙地使用科学教育中的论证法,袁老师还就自己研究的课例、资料一一展示说明。感性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中运用理性思维——注重感性,凸显理性,学员们听后豁然开朗。下午先由市品德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李慧老师和县级名教师陈银珍老师展示《动动手 动动脑》、《我们一起来》。
本次培训会还有幸邀请到湖州市品德教研员王焱媛老师,王老师拿着教材就李慧、陈银珍两位老师的课一一进行分析,就新教材每个板块蕴含的内在联系进行举例讲解,指导老师们上课前认真、仔细深入了解教材,领会编者的设计意图,设计正确的教学目标。紧张的培训活动后,县教师进修学院的邱利利老师进行总结并布置学员们完成相关作业。 本次培训从课堂实际到课程理论,从一线老师到前沿专家,展示、反思、点评、讲座等互动式培训方式,为一线老师领会国家统编教材特点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老师们更好地教学、更好地做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审核:林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