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 互动交流 ——在温岭市五中进行90学分语文高级班的课堂观察活动

作者:wljsjxxx 时间:2018-05-30 点击数:

5月25日,在温岭市五中微格教室进行了90学分语文高级班的课堂观察互动交流,这是50位学员培训过程的最后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也是考量学员们知行统一的一个方式,更是学员们再次学习研讨促进教学思考的一个契机。

上午,温中实验学校陈丹红老师以语文人的情怀为学员展现了一堂精美的作文课,她以五中学区的“神童门”导入课堂,构建写作语境,唤醒学生与写作内容相关的认知体验。继而猜想yuan字,打开学生的思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溪流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只有学生生活丰盈,才思自然不会枯竭。陈丹红强调立意是灵魂,结构是骨架,材料是血肉。穿插温岭方言,带领学生胜似闲庭信步。关注课本,回归课本,寻找写作原点,寻找传统文化,民俗文化,求“紧”“真”“新”“广”。 市四中潘杰老师抓住作文的底线,要立意为先,并且把立意变成哲理的话,锤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思维训练是写作教学的“倍增器”。 从而“列结果—找原因—悟启示”,提升思辨的有效性。经历“怀孕—阵痛—求索—漫溯”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加以写作思维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

下午,学员们围绕上午的两节课进行分组讨论,如琢如磨,氛围融洽。而后每组代表上台点评并谈课堂收获,还有抽号次抽到的学员上台点评交流,形式多样,大家都各抒己见,纷纷亮出自己的见解。一致认为这两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方法指导能力,课堂效果显著。初三学生注重思辨,有效选材是重点,但给文章添味加料也是关键,润色修改更是当务之急。市语文教研员江奎老师先对这两节作文课进行点评并强调,写作要以课文为范文、例文进行作文教学,再来解决写作问题。从作文科学建构,到写作知识落实,提供学生写作的支架三方面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评析,同时也提出了几点思考。比如在给学生支架时还应该注意到什么?怎样把训练内化成一种能力?等等。江老师的点评,无形中给学员们提供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让学员们获益匪浅。

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供稿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