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台探秘 引领解码 ——记温岭市小学美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问题设计短期培训

作者:wljsjxxx 时间:2019-03-20 点击数:

3月12日—13日,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组织的“小学美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课堂问题设计”短期培训在三星小学举行,全市50多名小学美术教师参加培训。本次活动邀请到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敬东特级教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宁波市四眼碶小学的张挺峰老师。活动为期两天,内容丰富且具有前瞻性,以专家讲座、示范教学和课堂诊断为主要培训方式,虽时间短暂,但收获满满。

一、两地课堂同台——探设计问题之秘

本次培训呈现了温岭、宁波两地四节精彩的课堂:温岭市城西小学的冯智红上了《我们画我们评》,问题导向明确,立足习得与应用,演绎着低段欣赏课的教学;大溪小学的张颖上了《画音乐》,基于跨学科融通,让学生用美术的语言倾诉对音乐的独特内心,作品精彩纷呈;泽国三小的林宣上了《纸塑》,选用锡纸这一媒材制作太湖石,很有创意地将纸塑与传统文化结合,打破了教材的范式。

来自宁波的张挺峰老师执教的是《树》,张老师抓住儿童好奇的探究心理,采用讲故事的学习模型进行一年级的水墨课教学,课堂上以“指导——尝试——入境——生境——创景——入义”为主线,注重孩子的生命体验和审美发展,少了技巧、程式的灌输,从基本的宣纸认识、用笔用墨开始,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应用,接着以校园里的树的欣赏唤起感知、生成情感,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创作出一幅幅“大作”,让听课的老师赞不绝口。课后,张老师以《是墨非墨——5-8岁儿童意象水墨课程的萌生与探寻》为题,分享了他实施儿童水墨课程教学的经验,让孩子们从感知到想象,从直觉到意象,鼓励孩子自然表达,促进他们的发展。

四节课触发了思维的碰撞,学员在分组议课时各抒己见,三位组长城南二小的曹林峰、温峤二小的叶金婷、塘下小学的张海红老师代表小组发言,指出了三节课的亮点,并对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做出了客观的分析。最后,朱敬东教授结合课例,以高远的理念和深邃的思辨从生命成长的角度来解读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引发了学员们对基于学科素养下的课堂问题设计的思考。

二、名家智慧引领——解设计问题之码

特级教师朱敬东在《可能是什么——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智慧》、《生成——设计问题的智慧》的专题讲座中指出“学习是一种自我体验、自我浸润的过程,是需要发现、探究、生长、滋润的过程”,当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要改革以往的思维定势,要从指向“三维”向指向“素养”转型。他提出美术课堂要关注课堂生成、媒介关联、课程个性,从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理解、生命成长为着力点开展教学,特别指出课堂的第一个问题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回答,而且答案不能是唯一的;朱老师还结合《十里红妆》、《齐白石》、《茶香四溢》、《千里江山图》等精品课,引导学员们如何智慧的设计问题:立足“准、辩、推”,把握问题的源点在学生、调适问题的包容度、设计的问题要引向探究之源 、问题要进行层次性构架。朱老师的讲座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更有经典具体的课例阐述和深入浅出的生动讲解,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本次培训丰富了美术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开阔了学科视野,为今后用美术的途径去促进人的发展指明了实践路径和方向。

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供稿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