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统编教材 深耕课堂教学 ——武义县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培训

作者:wyjxjyzx 时间:2019-09-27 点击数:

9月24日至25日,在继续教育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全县有155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本学期,小学语文的教材全部采用统编版,因此,这次教材培训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它满足了教师学习新教材的需求,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准确把握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结构体系、编排思路,优化教学方法。

9月24日,四位青年教师在武川小学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有效地落实“提问策略单元”语文要素,体现了对教材精准的把握能力。

首先,来自武义县茭道小学的宋筱潇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第二单元中的第一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课上,宋老师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宋老师利用课后第二题,带领学生仿照问题清单,分类整理大家提出的问题。整节课很好地保护了孩子们的提问热情,有效激发提问意识,有效达成了提问策略起始课的目标。

武川小学汤笑柳老师执教了四年级第二单元中的第二课《蝙蝠和雷达》。这是一篇老课文。但汤老师做到了“老课新教”,准确扣住“提问策略”,引导学生学习从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三个角度提问。课上,汤老师敏锐捕捉学生学习的难点,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从写法角度的提问,有梯度,有效果。最后,学生小组交流问题分类,在展示中明确了下一节课的重点。孩子们思维的火花不断得以碰撞,在意犹未尽中依依不舍地结束了精彩的课堂。

武义县邵宅小学的于奔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习得筛选问题的方法。于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了前面两课所掌握的提问策略出,紧紧扣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和“为什么说20世纪的成就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这两个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研读课文,一步一步指导学生明白“能帮助课文理解的问题”是值得保留的问题这一筛选标准,让这一策略根植于学生心中。更难得可贵的是,于老师的课上,有效借助多媒体形象直观的优势,把20世纪的成就又快又多这一特点体现得非常充分,给学生,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本课,学生进一步提升了自己思考、提问的能力,初步掌握了筛选问题的方法。

武义县王宅小学的熊翌辰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课《蝴蝶的家》,熊老师从本课的编排目的出发,回忆前三课所掌握的提问策略并指导综合运用,并尝试解决了三个问题。借助问题为拐杖,有效梳理了文章内容,感受了作者在一次又一次“着急”的呼喊中传达出来的对蝴蝶无比的喜爱。在教学中,熊老师采用开放式的学习方法及指导策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通过本课,孩子们学会综合运用了多种提问策略。

课堂展示结束后,武川小学朱美华老师对四节课做出了点评,肯定了这四节课对提问策略扎扎实实的训练和引领。朱老师还为老师们解读了第二单元的编排意图和结构,提出“提问策略单元”的四大任务:初步学习提问;从不同角度提问;筛选问题;综合运用,尝试解决。也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这个单元要激发孩子的提问意识,保护提问的积极性。还要淡化教的痕迹,让孩子学会自主探究。

9月25日,杭州市上城区教研员陆虹老师和天地实验小学的朱旭艳老师送教壶山小学,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

朱旭艳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精卫填海》,这是一篇文言文短文,听朱老师的课,如沐春风。整节课思路清晰,编排合理。先是引出神话的特点,然后抓住文言文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文言文。接着,说一说课文整体意思。再分析个别句子的用法以及意思。最后,落到实处,让学生根据课堂作业本上的习题说一说这个故事。

接着教研员陆虹老师为我们呈现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中的第三课《普罗米修斯》。这是古希腊神话故事。陆老师从两条思路出发,“起因-经过-结果”和“众神之间发生的事件”让学生复述这个故事,从这两个维度,给学生梯度,顺利落实语文要素。过程中,陆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学情,所有的预设都包括了孩子们现有的基础和在此基础上的提升,给我们呈现了“生本课堂”的范例。

最后,陆老师为我们做了专题讲座。从单元整体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落实三个方面结合教材编排特点及课堂案例和老师们做了深入交流,老师们笔耕不辍,纷纷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收获。

作者:武义县继续教育中心 沈美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