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培训管理者对培训工作的专业理解力和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专业指导和引领能力,了解教师培训未来发展的方向,温岭市教师教育学院组织了小学第三期培训管理者短期集中培训活动。12月15日凌晨,带着满满的期望,38位学员启程前往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导师队伍实力强大。有三位是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在全国培训界享誉较高,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院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郑燕林博士;长春师范大学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授王宝国,吉林省长春市树勋小学校长特级教师任国权。还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邓涛,长春市103中学副校长张艳杰等。
专家报告高端大气,前沿引领。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邓涛副教授在《教师管理与评价》报告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教师专业成长相关文件与政策,并针对目前学校教师管理的形势与问题,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确立一个“中心”——力促教师追求专业发展;承担二个“任务”——学校依照《标准》评价教师、教师个人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把握四个“方向”——更新理念,拓展知识,提升能力,高度重视师德教育。并就如何“完善教研训制度,推动专业发展”提出了四大对策:优化教师的反思、抓好教师阅读和科研、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推动教师合作,建设专业共同体。
国培专家、长春师范大学黄宝国教授的《差点教育: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新理念》在深入研究芬兰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差点教育”理论:“尊重差别、研究差点、缩小差距、共享差别”。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鲜活的案例,自述自己的成长历程,详细地向学员们介绍了“差点教育”理念。
郑教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切应用》重点阐述了“如何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切应用?”这一关键问题,并向大家提出两点建议:首先,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切应用需理性回归——回归信息化本质、回归教育教学本质、回归技术应用本质,如此方能支撑教育教学发展;其次,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切应用需勇往直前,关照学习个体,将各种信息、技术等有效联通,充分解放唤醒自我,尊重技术,有效、适切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来自长春103中学管理者们给学员们作了《信息技术与班级管理深度融合》的报告。李校长用大量的数据和详实的案例表现了班级管理工作具有复杂化、多元化、精细化等特点,提出班主任要融合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管理。
长春市树勋小学校长任国权给学员们带来的是《学校培养与名师成长》报告。任校长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等向学员阐述了学校成功的经验,他提出了名师成长“五修论”,即“修身、修心、修德、修业、修境界”,努力做到身体健康、心态平和、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境界高远。
实地考察,给力策略指导。12月19日,我们来到了负有盛名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自由校区)考察、学习。校园里处处可见学校“率性教育”的成果: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学校校长助理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探索》为题,介绍了学校“率性教育”办学理念提出的缘由、过程与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学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研究设计和教学策略。该校于伟校长“儿童是艺术家、儿童是梦想家、儿童是哲学家”的办学思想和课堂教学“三有论”,即有根源,挖掘本源,让教和学有根有据;有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有过程,教学应体现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等,这些都引发了学员极大的共鸣和深深的思考。
学员们头脑风暴、畅所欲言。在交流中,大家纷纷觉得邓教授的问题分析与政策解读清晰而深刻,让人茅塞顿开,明白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重,同时也让学员们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享受精神大餐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厘清了教师管理实施工作策略的利与弊,掌握了切实有效的教师管理工作策略。黄宝国教授的讲座发人深思,当学校的教育工作真正研究差别、尊重差别,并实现从尺有所短到寸有所长,从恨铁不成钢到人尽其才,从一花独放到百花齐放春满园时,这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讨论中,大家也意识到,技术应用不求高大上,但求最适当;学技术不如找技术,既能用好又能用巧。当信息技术适切地应用在教学中时,教学会更高效、更富有魅力!
五场专家报告,一次名校考察,一次次给学员们带来惊喜和思考。大家纷纷觉得这是一次基于专业能力提升的深度培训,收获很大。五天满满的行程,满满的收获,作为学校培训管理者,始终在学习的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