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共交流 以训促教共成长——嵊州市中小学美术教育90学分混合式培训
作者: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时间:2022-04-25 点击数:
为了更好地帮助嵊州地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学习美术核心素养教学理论,读懂美术教学,规范开展美术教学设计,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和浙江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一道,举办了“嵊州2022上中小学美术教育90学分混合式培训”。
4月20-22日本次培训的第一期正式进行,受疫情影响,本次培训在线上以钉钉直播的形式开展。
4月20日上午,参与培训的120位老师齐聚钉钉群,班主任罗老师简单介绍项目背景后,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裘润潮为项目进行了开班讲话。裘校长就本次培训的形式和意义做了详细的解读,提出希望参训教师们思想上能真正重视培训,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开班仪式结束后,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省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国家美术课程改革组成员朱敬东老师为学员们带来《跑道在哪——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思辨》讲座。朱老师由《千里江山图》课例入手,从课前的准备到课后教学反思,详实的诠释了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的全过程。之后朱老师介绍了芬兰的现象教学,美国的21世纪主题教学、澳大利亚的三大跨学科主题教育,提出了美术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需要和发展,努力成为课堂的参与者。
20日下午衢州柯城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衢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柯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周昭斌老师带来了《符号文本与认知--文化理解与核心素养》主题讲座。周老师对美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的解读是从符号文本和认知出发,通过一个个案例由浅入深的对视觉作品的解读寻找作品背后的规律性原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视觉作品的本质上来理解作品,从视觉、感官等直接感受升华到形而上的思想理解阶段。周老师利用这一个个案例解释了符号文本和认知作为教育教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提出符号文本和认知只是多种解读和理解视觉作品的一种方式,还有很多方法亟待使用。
21日上午正高级教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理事,杭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吴江东老师带来了《基于“真尝试”理念的色彩风景教学新思考》讲座。吴老师从色彩风景主要看什么、怎样把握风景色彩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主题知识,让学员们了解了色彩风景教学的专业知识。接着吴老师指出色彩风景是色彩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通过“自观看”、“慢体验”和“真尝试”等方法,让学生对色彩风景进行学习,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1日下午,我们邀请了宁波市美术教研员、正高级特级教师陶育义老师为学员们进行《美术与STEAM教育&项目化学习》主题讲座。讲座开始,陶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当天发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课程内容标准改变的地方,科目设置以及课程标准。之后陶老师从STEAM教育的字面意思出发,结合美术的发展历程,详细阐释了STEAM教育与美术的关系。陶老师指出STEAM教育就是多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是学科与生活的高度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们去行动,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做法,听到不同的观点,并通过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创造能够应用于真实于真实生活的知识。
22日上午,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美术教育学博士佫蒙老师带来了《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判断》讲座。佫老师对美术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审美判断论述从人为什么要审美、如何提高审美能力出发,通过一个个案例由浅入深的对作品的解读寻找作品背后的规律性原理。进行了审美标准是否有高下的探讨,提出要学会简化、夸张,原生态的自然美才是艺术的源泉。最后佫老师指出,想要比较系统的提高个人的审美观,美学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唯有从心灵深处,行为准则,语言汉学等等方面下功夫,才能达到人人享受美,个个建造美的良好局面。
22日下午,浙江省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育学会美术分会理事,浙派名师,绍兴名师祁森飚老师为学员们进行了《定位之选:美术鉴赏课的原点、愿景与路径》讲座。祁老师提出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观察、体验、联想、鉴别与评价,获得审美经验,提高艺术品位的美术活动。而为了加强学生美术鉴赏的能力,首先要优化美术课堂,创造条件使教学手段更完备、更形象、更直观。其次要联系实际生活,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让学生有机会实地了解、欣赏。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假期多出去参观展览馆、博物馆,切身感受艺术品所带来的震撼,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三天的培训转瞬即逝,学员们与专家虽然只能于云端相聚,但思想的碰撞却跨越了空间的限制。相信学员这三天的收获定能帮助自身在教学之路上走得更快,行得更远!
(嵊州市教师进修学校 张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