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普陀区引进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科学、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九大特级教师工作室,聚焦课堂教学,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解决学科教学难题,发挥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作用,带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及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
一是愿景式自组织管理。愿景式管理是一种凝聚力管理方式,特级教师工作室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共同创造愿景,引导其成员为共同愿景而努力。如帮助工作室成员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和课题研究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在省内知名杂志上刊登教育教学论文、指导培养对象开展著作与文献的专题阅读等。让每位成员都明白,要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最终向哪里努力。工作室组织的每一次活动名师的人格魅力与学术成就都会带动成员产生心理归属感,潜移默化实现内圈成长。
二是协同式共同体管理。名师工作室作为专业学习共同体,内外协同、有机联动,产生协同效应。首先每一个工作室建立导师学徒制,从导师优势和成员需求出发,双向定位成员培养计划,通过专家引领、问题驱动、案例反思,以新课标、课题、课例研究为载体,促使成员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推广问题,启发成员将“有所想”转化为“有所为”。其次,探索跨区域、跨学段工作室之间的“双师”联合教研模式 和帮扶模式,与其他市区名师工作室挂钩,通过远程模式,打破时空限制,促进工作室之间抱团成长、共生共赢。
三是品牌式发展化管理。观名师课堂,品名师人格,学名师智慧,各个工作室深入挖掘各自的风格和品牌特色,生成特色理念、特色课堂,如“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读写融通课堂教学”“能力导向的小学习作教学”“以项目化学习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表达力的改进研究”“英语六要素的整合设计应用”等,共同构建品牌发展理念与实践体系,以点带面带动区域内教研团队进行课题研究和课例开发。至今九大特级教师工作室已吸纳102名成员,共发表专业论文15篇,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1篇、省一等奖5篇、省三等奖5篇,开设省级公开课2节,获省优质课二等奖1节,省级课题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