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共研共学时 --记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

作者: 时间:2023-04-20 点击数:

为有效落实《浙江省教师培训者能力提升计划》和《温州市教师培训者能力提升培训方案》要求,不断提高温州市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3月5日至9日,来自温州市的50余位教师培训管理者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参加由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主办的“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培训活动。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副院长钱勇、陈富贵及院内其他成员,市本级和县(市、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政工科(人教科)科长、教师培训机构负责人等参加此次培训活动。

(一)惜师训教学良机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综合研究室主任谢作俊主持开班仪式。副院长钱勇热烈祝贺了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培训班胜利开班,并对学员提出三点希望:一要高度重视,谋划培训新规划。想要高效,规划先行。培训管理者、培训者、教师三个层面的培训工作都要高度重视。基于此,市教育局和市教师教育院组织了这次培训活动,意在使教师培训从教师培训管理者和领航者开始。让决策者和引领者进一步优化、谋划教师培训的规划,培养适应未来教育的未来教师。二要珍惜机会,学习培训新理论。教育改革,理念先行、理论先导。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维凯,人事处处长刘添梁,市教师教育院院长李芳部署和指导本次培训活动课程及相关安排。“让培训专业起来、让培训好玩起来”。做勤学者、善学者、能学者,把教育和教师培训的新理念带回去,结合温州教师培训实际,践行温州教师培训的新行动。三要学以致用,创新培训新举措。在面上,学习江苏整体的教育及教师培训理念;在线上,考察学习省、市、区的教师培训具体做法;在点上,现场观摩学校教师教育经典案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大家学以致用,结合区域特点,创新区域培训新举措。

(二)明师训新辨识

对话一:教师队伍的构建

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局长沈坚介绍了园区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即通过把握四个学会,建构精神家园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通过搭建研训体系,提供发展路径来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通过构建创新平台,激发创新动力来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对话二:文化与教育的碰撞

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丁杰以“双减”为背景,将苏州教育与苏州文化相融合,带我们认识了独具特色的苏式教育。苏式教育就似苏州“双面绣”,一体两面,既厚重又灵动,既精致又质朴,既崇文又实用,既乡土又世界,既传承又创新……

对话三:凝聚人心的艺术

吴铁钧副院长的讲座激情洋溢,幽默风趣,案例丰富,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分析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激励办法,为培训管理者做好管理工作开阔了思路。

(三)寻师训新样态

场景一:师训模式1.02.0

学员们考察了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背景下,苏州市教师发展学院着力打造苏州教师(校、园长)培训模式与专业发展2.0,探索新形势下的新师训。

场景二:“三雅”文化写春秋

考察了苏州市枫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张忠艳总校长介绍到,学校始终以“雅”办学,向“雅”而行,以“办高雅学校,做儒雅教师,育文雅学生”为办学目标,以“博雅课程”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枫桥中心小学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办学之路。

场景三:人工智能&教育

ChatGPT对教育有何影响?教育人如何应对?带着这两个问题,培训班学员走访了苏州的本土民营企业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跨界学习了管理和创新的经验,并探讨了教育应如何回应人工智能,启发学员如何在教师培训与管理中创新工作方法、应用新技术。

场景四:通识教育之旅

学员置身于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苏州博物馆,浸润其中,实地感受苏州古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苏州博物馆将历史、文化与艺术融合,启发我们教师培训管理者在新时代,多维思考教师培训的专业化、特色化与创新性。

(四)展温州师训新未来

结业仪式上,刘添梁处长对市教师培训管理者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表示高度重视和关心,并谈了几点想法,与学员共勉:一,站位超前,增强使命感。一系列强师计划旨在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要加强教师工作党的领导、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推进教师管理机制改革、补足师资队伍建设短板。二,精准引领,提升科学性。加强教师思想引领,培养核心素养;加强培训需求研判,精准设计培训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两个规律;围绕课程变革,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自主反思。三,打造品牌,锤炼专业化。围绕教师发展需求打造品牌,“人有我优,人优我变”;加强总结提炼,推广优秀案例;加强横向联系,山海合作,强强联合,打造有风格、有激情、有内涵的金牌培训者。四,均衡发展,走好共富路。抓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强名师领雁,用好温州学问通;补职业教育短板,推进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提高幼儿教师本科率,推进乡村教师研究生学历提升;充分加强横向联系、上下联系,借力发展。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本次培训活动已圆满结束,学员们带着先放空再汲取的心态积极参与培训,热情似火,收获满满。“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培训的结束,是一个终点,更是另一个起点。让我们一起共研师训新样态、共明师训新辨识、共赢温州师训新未来!

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宁小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