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培训明思路 科研引领共成长

作者:林方明 时间:2023-04-26 点击数: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更是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升瓯海区课题研究质量,规范课题管理过程,4月21日,2023年度瓯海区各类区级立项课题负责人培训会在瓯海区外国语学校举行。瓯海区教育研究院教科室主任韩紫微、瓯海区梧田中心幼儿园园长潘素凡、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中心主任余盈盈、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周春春老师参与会议,课题相关成员、24学时培训学员等共计200余人参会。

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中心主任余盈盈老师作题为《基于学科融合的新读写主题设计与实践研究》经验分享,以语文读写设计存在的教学困境为研究问题,以课内共学、课外延学为研究路径,来探寻学科融合视域下主题设计新思路,开发单元包、助学单等新内容,重构学习单元的主题设计,聚焦单元焊接读写的主题链,构建主题成果新评价体系。

瓯海区梧田第一中学周春春老师作题为《从科幻到科创的科学项目化研究之路》经验分享,阐述了研究方向从最初的STEAM项目化教学逐渐改进为项目化主题单元,并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条件灵活选择微项目、小型项目、单元主题项目等常规课开展项目化,具体举例说明了如何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开展有目的的活动,以学生精美手册、视频、公众号、展演秀等形式汇编展示研究成果。

瓯海区梧田中心幼儿园园长潘素凡老师作题为《重新审视 再次出发——以“河畔趣玩”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例》的经验分享,从课程理念、课程体系、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这四方面展开阐述,通过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组织研讨两大途径明确研究切入点,最后对后续研究重新审视,重整在地资源、帐篷节等各类可利用资源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瓯海区教育研究院教科室主任韩紫微作题为《夯实三大过程性活动 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的专题发言,指出课题研究的三个重要过程性活动包括注重课题文本的持续性修改活动、注重课题研修的各类活动开展、注重过程性的文本写作活动,问题构建包括学(文献学习)、思(课例研究)、行(论证活动)、写(经验总结)四大研究活动要素。韩主任还特别强调了课题文本的过程性与行动性、课题研究的现实性、研究思维的结构性,表示好的研究应具备开拓性、改进性、前沿性等特征,具备问题意识、活动意识和文本意识这三大过程性意识。研究者要在研究过程中逐步加深问题理解,不断丰盈问题结构,开展研究所需的各类论证活动、学习活动,将行动体现在主题实践活动,想法体现在文献学习活动,经验体现在文本写作活动中。

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本次培训活动旨在让与会老师学会用科研思维开展课题研究,继续行走在教育科研的路上,进一步提高区域课题申报和研究质量。

                                                                  瓯海区教育研究院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