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之所至 “育”见生长 —记宁海县(中级)小学教师德育能力提升90学分培训活动

作者:项红霞 潘珍珍 季秋菊 时间:2023-12-07 点击数:

为切实提高德育能力的专业水平,促使更多的德育工作者从优秀走向卓越,近日,在华山小学开展了为期9天的小学教师德育能力提升90学分培训线下活动,在省平台上报名的51位教师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开班仪式上,教师进修学校项红霞老师在简短阐明了为什么要进行德育培训以及具体培训内容,并对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提出了具体要求。整个培训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名家引领 赋“育”潜行

前五天培训中,培训班邀请了宁波市教育学院原培训学院王晶晶院长、宁波市名班主任张亚明老师、台州杜桥实验中学吴海英校长、宁波开放大学原宁海分院童富军院长、宁海县教研室教研员龚锦茹老师、国家二级咨询师宁海县跃龙中学邬子丹老师等专家讲述探讨了家校协同育人、家校合作共育、家校沟通、借助学校文化家校共修、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等专题。比如王晶晶院长的《新时期家校协同育人策略探讨》专题讲座中,她指出创建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时代命题。针对时下的家校共育工作,她为大家罗列了学校所面临的新挑战,展示了家校协同育人途径探索。王院长从以下三方面向家长传递教育理念,对教师如何在协同育人中发挥作用作出了指导:基于学生发展需求的协同育人、家校双方达成的基本共识、用生活化表达。下午,来自奉化的宁波市名班主任邬敏敏老师以《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为题,由“情绪管理”导入,从“教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美好幸福的人”“教师,要让自己成为站在家长角度考虑的人”“教师,要让自己成为协助家长解决问题的人”三个层次分析解疑,让老师们既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美好,又获取了如何建设有特色班级文化的技巧。

二、情境模拟 赋“德”寓教

其中葛震宇老师的《班级管理情境模拟答辩策略》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葛老师从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的情境模拟入手,展示比赛中的一段录音,向大家介绍了班主任情境模拟答辩“5433”流程,以及如何使每个流程更高效的策略。然后,葛老师抛出三个话题,组织现场教师分成三组,进行现场情境模拟答辩。这样亲身体验实践的培训方式,让参训老师切切实实体会到班级管理情境模拟答辩,有方可依。

三、研讨交流 赋“能”修身

张亚明老师围绕主题“管而有方 理则有道”组织参训老师分成七个小组,由组长组织取一个有意思的小组名,各自提出一个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每小组再选择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张老师做点评、总结。这一新颖的班主任工作坊活动方式,耳目一新,参训老师积极参与互动,并设身处地的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去思考、处理学生问题。

李意娟名班工作室的曹雪纯、葛思思、邬桢婉、叶巧颖、崔霞霞老师进行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班级管理是小事情大智慧,要做一名有心的班主任。曹老师善于捕捉孩子们成长中的契机开展活动,以德育促智育;碰到问题学生,用爱感化他们,邬老师发现学生偏差行为,因材施教,点对点感化他们;叶老师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开展活动,让人眼前一亮;崔老师创建劳动班级共同体无不体现着教育的智慧。从这些优秀的班主任身上,老师们感受到唯有“用心”二字,才可以将师生的心连在一起以达到育人目的。

另外,本次活动还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例观摩,分别是王玲芳老师的《浙里梅香,润我成长》和王伟娜老师的《逐梦向未来》,让老师们欣赏到优秀的班会课应该是多维度进行德育,在浸润式活动中让优良德行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

此次德育90学分培训为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反思感悟、交流分享的宝贵平台,提升了班主任育人理念和专业水平,为班主任们的班级德育工作顺利展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德”之所至,“育”见生长,让我们坚定初心带领学生去有光的地方!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