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印发的《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指南(试行)》指出:研学旅行课程,是以旅行为载体,通过具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与内容,使中小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校外实践教育课程。为贯彻这一文件精神,象山初中与社会90学时培训班开启了一场研学式研修活动,通过让教师亲身体验和学习,实现以课内知识指引课外实践,以课外实践印证课内知识,把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环境。
2024年7月2日,研学的脚步来到了象山墙头镇。老师们来到欧家祠堂文史馆进行学习参观,这是一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为浙江省第一批乡村博物馆。建筑精雕细镂,庄严肃穆,堪称民初建筑之精品。在墙头文史馆讲解员曹俊超的讲解下,学员们依次参观了七个文化展厅,全方位地了解了墙头从先秦到如今两千多年的历史、墙头教育的变迁、立三精神的发展、墙头的近代先贤和姓氏文化、古建筑和传说故事等。老师们通过实地参观纷纷表示,文史馆的展厅布置非常适恰,主题明确、布局合理、内容完整,可以将主题设计学习迁移运用到日常教学和命题设计中。
步行至溪里方竹根雕非遗基地,这是象山县首家省级非遗工坊,获批象山县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在象山竹根雕非遗传承人、第四届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方忠孟老师的介绍中,学员们了解到竹根雕是象山县的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墙头镇的竹根雕非遗工坊,将传统竹文化与现代教育模式交融,围绕“竹”元素打造新中式氛围,让来此研学的学生们从“研”中体会文化魅力,从“学”中自出见解。接着,学员们跟随方老师进行竹雕刻,学习传统技艺,体验了一把非遗的魅力。
2024年7月3日,学员们一道去往宁波博物院。在小讲解员沈同学的介绍下,展柜里承载着深厚历史的静谧文物仿佛都充满生机。学员们无不沉醉于能工巧匠精雕细琢的珍贵文物和悠长历史中积厚流光的文化精神,这些艺术瑰宝中,蕴含着宁波人敬乡重土、耕读传家、引领风气、善于经营的文化理念;培育了宁波人面向海洋、目视寰宇、心胸广阔、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历史在这里变得鲜活,区域文化在这里得到诠释。无怪乎有老师不禁感叹道:“觅一方乡土,育一生乡情,教育的意义和本真就该如此。”
这次别出心裁的研修活动,我们让教师成为研学旅行课程的先行者,在旅途中挖掘身边合适的乡土资源,在脑海中绘成乡土文化的美丽画卷,为其融入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