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项目化学习 探索教育新样态

作者:云和县教育发展中心 叶丽英 时间:2024-07-23 点击数:

2019年,国家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首次以国家教育部层面明确要完善教研工作体系,深化教研工作改革,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以及完善保障机制。作为研训一体的单位——云和县教育发展中心担负着全县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为了让教研员担当起新时代的使命和任务,提高专业素养,2024年7月16日-19日,云和县教育发展中心全体研训员赴温州参加“研训员素养提升高级研修班”培训。

本次培训围绕“走进项目化学习,探索教育新样态”这一主题,以新视角做教师培训、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教研员如何做项目化学习研究等为主要培训内容,为学员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支持。

一、专家引领:走进项目化学习,探索教育新样态

(一)用“焦点解决”视角做教师培训

诸暨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斯怡安为我们带来《用“焦点解决”视角做教师培训》的专题讲座,斯老师认为研训工作体量大、任务重、要求高,要取得好的培训效果,一定要以学员为中心,构建和谐关系;与学员形成学习共同体。她特别强调焦点解决:要用语言建构事实;要关注成就,关注希望;学员是专家,我们是合作关系;形成积极系统发展的思维方式。同时,培训设计要紧贴学员需求,培训管理要挖掘多方资源,培训制度要小步持续精进。斯老师对教师培训的独到理解,对培训平台及其系统的规划和架构,对培训过程的实施及其成果的收集,让我们这批研训者深受启发,在培训实施及其管理上为我们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借鉴和理论支撑。

二)学科项目学习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副院长,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温州市“教育名家”培养对象张寰宇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学科项目学习的设计方法与实施策略》的精彩讲座。张老师深入剖析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从“初中学科为什么要做项目化学习”“温州如何推进项目化学习”和“初中学科项目化学习常态实施的十个建议”三大方面分享他以及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多年探索与实践的宝贵经验。他强调项目化学习是体现新课标理念,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整体学业质量和核心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生存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业质量从“高负底效”走向“轻负高质”的重要抓手。

张老师的讲座,是对教育变革的思考和实践,让在场的每一位研训员从中深受启发,反思我县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以后的发展。

三)高质量项目化学习的力量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副院长、温州市重量级课改教育科研名家陈素平为我们做了“高质量项目化学习的力量——兼谈教研员如何做研究”的讲座。她从教研员怎么带领学科团队做研究、做怎样的研究、为什么要做研究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质量项目化学习的力量,并分析例举了温州项目化学习的成功案例。

陈教授的讲座兼备了理论的高度和实践的厚度,从学科走向项目,给我们坚定了探索教育新样态的信念。

二、团队建设 提升凝聚力

我们这个参训团队,大家都是同事,且平均年龄接近五十岁,在课程设计时,我们在犹豫:这样的培训班级,有必要进行团队建设活动吗?学员们会积极参与吗?此次的培训团建活动——“玩转手拍”打消了大家的疑虑:丢手帕——让学员们拾忆童年,绑手帕——让学员们学会配合,蒙手帕——让学员们增进了解。活动虽简单经济,却让大家在回味童年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与温暖,更是使学员们促进了了解,提升了单位的凝聚力。

三、小组研讨:学以致用,助力精准研训

云和县教育发展中心叶云祥主任先组织大家分组讨论,四个小组的组员们谈收获、谈感悟、谈反思……组长认真记录;三个小组结合学习,分别派一名学员汇报学习体会。听完汇报,叶主任充分肯定这次的培训效果:专家不但水平高,而且很接地气,对我们工作的启发和指导作用很大。项目化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是大势所趋,将改变当前课堂学习的虚假学习、机械学习和竞争性学习的现状。我们还要做规范的专业的培训。虽然很多学员为了汇报交流,牺牲了休息时间,但是大家对这种学以致用的培训方式还是表示了理解:辛苦并快乐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此次培训是一次项目化温州经验的学习,是一次心灵的触动,是一次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反思。参训的每一位研训员从中深受启发,必将对以后的研训工作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 附件【培训照片.docx】已下载

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 & 浙江外国语学院  在线投稿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99号浙江外国语学院 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08008279号-2

邮编:310023 电话:0571-88218212 传真:0571-88218212 Email:zjssgxzx@163.com